131、第 131 章(1 / 2)

那青年被吳德懷訓斥, 這才猛地回過神來,自己竟然在天家面前如此失儀,霎時白了一張臉, 可惜話已出口,再後悔也已經晚了。

皇帝擺了擺手,吳德懷見狀連忙低頭躬身退後,皇帝目光這才轉向階下跪著的白衣青年:「朕若沒記錯,你父親是御史台的趙秉直吧?」

白衣青年瞬間感覺到手心足底一寒, 牙關也不自覺的打起戰來。

皇帝淡淡道:「趙秉直是個本分的人, 不想卻教出你這么不本分的兒子, 來人……」

然而他話音未落, 珠簾後的長公主卻道:「父皇且慢。」

眾人俱是一怔,卻聽長公主道:「既然你口口聲聲說我心有偏私,我便讓你留下,看完下場武試。」

皇帝和皇後對視一眼,竟然並沒有反對。

吳德懷雖然心中看趙秉直那個缺心眼的兒子很不順眼,但長公主既然已經決定了, 他也只得捏著鼻子認了。

盡管認了, 卻免不得要叫他吃點苦頭。

吳德懷當即喚來兩個人高馬大的內官, 兩人一左一右, 將那呆若木雞的趙家公子架住, 跟在了前往武試場所的眾人背後。

武試場所是御苑中臨時設立的一個小校場。

賀顧心知他雖然過了文試,但自己那份答卷平平無奇、沒甚亮點, 也實在稱不上才華橫溢, 若要指望著通過文試脫穎而出,肯定是不可能了。

武試他必須拔得頭籌。

還好,武試嘛, 既然沾個武字,那是賀小侯爺吃飯的家伙,他一聽到這個字,頓時心也不慌了,氣也不喘了。

只暗自琢磨一會切磋時,萬一對上了王二哥,可千萬別把他揍壞了才好。

午後日頭高懸,陽光灼人,吳德懷辦事甚為妥貼,早已在校場中設好了御帳,以供皇帝皇後和長公主歇息乘涼,賀顧等人則被安排在了校場中。

賀顧見著校場入口處,幾名內官牽了四匹高頭大馬進來,不由得微微一愣——

難道今日武試竟不止切磋,還要比騎射不成?

……遭了,他今日來之前,一門心思琢磨著要在陛下和娘娘面前,表現的像個文質彬彬的好孩子,今日他身上衣裳好看歸好看,卻也是賀顧甚少會穿的寬袍敞袖,十分不便弓馬。

賀顧急中生智,眼見著那邊牽著馬的內官們還沒過來,索性將頭上發帶扯下一截,從肩背臂膀處繞了一圈,把袖口腰身束緊,又在胸前打了個蝴蝶結。

王沐川冷眼瞥他一眼,並沒說話,那位榮遠伯府的世子陸歸寧倒是看著他挑了挑眉,十分新奇的笑了笑。

賀顧瞧見吳德懷在御帳中,低頭躬身附耳在長公主身前,也不知公主叮囑了他些什么,良久他才施施然過來,將武試的比法告知賀顧四人。

武試也分了兩輪,先比騎射,二比擂台。

吳德懷心知,大約陛下和長公主殿下,還是心軟了,不忍讓他們直接上擂台,平白挨一頓好揍,倒不如在騎射環節,便讓他們知難而退,若能如此,也是件好事。

果不其然,四名內官剛把馬兒一牽來,王沐川見了那馬,立刻皺了皺眉,抬手揖道:「川不擅騎射,還請吳內官轉告陛下、娘娘和長公主,既然要比騎射,我便只能棄權了。」

吳德懷道:「既如此,便請二公子先一旁觀禮吧,少頃試畢,咱家自會安排宮人帶二公子出宮。」

王沐川頷首,看了眼賀顧,便走到一邊去了。

賀顧琢磨,若是方才,長公主念他們四人名字時,是根據文章好劣區分先後,那現在文章最好的王二哥已經棄權了……

而他最大的對手,竟然是這個看起來平平無奇、已經三十來歲的魏世恆。

他文章排在最末,武試若不能拿個魁首,恐怕是蓋不過人家的。

他可得支棱起來啊!

想及此處,賀顧便第一個接過了內官遞來的馬疆,一個縱躍翻身上馬。

他這一躍干凈利落,絲毫不拖泥帶水,身姿如燕。

便是吳德懷這等沒摸過馬的人,也從他簡簡單單一個上馬動作,看出賀小侯爺的馬上功夫定然不差,吳德懷眼睛微微一亮,在心中暗叫了一聲好。

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當年太|祖皇帝馬上得天下,多年來,弓馬騎射在大越朝不僅是武人殺敵的手段,於勛貴們,也自有一套切磋比試的體系。

百發百中固然厲害,然而真正厲害的,卻絕不是站著不動,盯著靜靶悶頭射。

——縱使馬背上顛簸著,卻還能百步穿楊,那才是真功夫。

御苑的臨時校場雖然不算大,但馳著馬跑一個來回,卻也需要整整一盞茶的功夫。

偌大的校場里放出去了五十只兔子,打得兔子數量最少的,便要被請去邊兒上和王二哥喝茶了。

賀顧從內官的手中接過弓箭,掂了掂,皺眉心道怎么這么輕,他低頭看著那馬下的小內官道:「可還有更重的弓?」

內官應是,又從邊上取來一張弓,賀顧又掂了掂,仍是輕飄飄不得勁。

不是他非得矯情作態,賀顧從小就天生大力,小時候他練騎射摧殘壞的弓,就是沒有一百也得有八十,這要是真的跑起馬來,他一個不慎,搞不好連弓帶弦,都能給扯斷了,糟蹋東西便也罷了,可不能耽誤了武試。

吳德懷在邊上看著,也不由得詫異道:「小侯爺,這已經是校場里開弓之力最大的了,竟還不順手嗎?」

賀顧也很無奈,只得摸摸鼻子,道:「還是太輕了。」

吳德懷只得又回了御帳中,去跟皇帝通稟,回來時他身後跟著個小內官,內官懷里抱著張眼熟的大弓。

吳德懷道:「陛下說,這是那日賜給小侯爺的角弓,小侯爺走的匆忙,未曾來得及帶走,原想等今日試畢了,再叫小侯爺帶回去。正好,眼下您若是實在沒有順手的弓,不如試試它?」

賀顧一時竟也沒想太多,只接過了弓,掂了掂,手感果然和那日一樣好,他當即笑道:「多謝公公。」

吳德懷皺巴巴的老臉微微一笑,道:「那便開始吧。」

賀顧和魏世恆、陸歸寧三人勒馬到校場口,只等吳德懷一聲令下,比試便可開始了。

賀顧轉頭看了看遠處御帳,卻見一抹紅色人影不知何時,竟從帳中走了出來。

他遠遠地瞧不真切,心中卻猜到,那定然是長公主,頓時覺得胸腔中熱血沸騰,簡直恨不得當即就跑馬進校場,把所有兔子都打來給她。

大約這世間所有的男子都是這般,一旦墜入情網,便迫不及待的想叫心上人知道自己是最好,最適合她的男子吧。

「開始!」

吳德懷話音一落,三人便一勒馬疆,馳入校場,絕塵而去。

賀顧雖然重生後,心性受到這幅十六歲的身軀影響,又變回了少年時那幅跳脫飛揚的性子,但畢竟軍營里打滾十多年,騎射的本事早已如同刻在了骨血里一樣。

當年亂軍之中一箭取得敵將首級這種事,他也不是沒干過,何況只是幾只小兔子?

進場不過片刻功夫,賀顧鎖定目標,勒馬、開弓、短短幾息,已經一氣呵成、連中三箭。

與此同時,御帳中的皇帝嘴角微微抽搐,他看著校場中開弓如滿月,箭去如流星的賀小侯爺,嘴角抽了抽,心道那日這孩子果然是在藏拙。

只是不知他為何要如此?

皇帝忍不住轉頭問身邊的皇後:「阿蓉,朕應當沒記錯吧?那日賀世子隨他爹進宮,不是說他拉不開這張弓么?」

皇後卻完全無暇他顧,她眼睛發亮的看著校場里風采奪人的未來女婿,喃喃道:「本宮就說,不用選、不用選了嘛。」

又回頭去看長公主,道:「瑜兒快看看……咦?」

這才發現帳中,長公主剛才落座的長椅,此刻已經空空如也了。

長公主站在帳外校場邊,那雙一向看不出任何情緒的桃花眼,正定定的注視著校場里,白馬馬背上的藍衣少年。

胯|下馬兒馳騁如飛,而那少年的額發在風中烈烈飛揚,露出一小片光潔瑩潤的白皙額頭,他劍眉飛鬢,雙眸明亮如星子。

好一個意氣風發少年郎。

賀顧後腦原本束著發的純白發帶,剛才被他扯落一截,此刻正好被風吹的飛在頰邊翻騰,他索性張了嘴,一口咬住那發帶,眼里又盯上一個目標,左手又從馬背上箭袋里抽出一箭,搭在弓弦上,行雲流水的開弓——

又中一箭。

他垂下手中長弓,臉上露出一個帶著幾分得意的燦爛笑容,遠遠看向了長公主站著的這個方向——

蘭疏跟在長公主身後,垂首道:「殿下,日頭灼人,還是先回去吧。」

長公主仍然穿著那身紅色宮裙,也仍然面覆薄紗,一雙桃花眼淡如秋波,神情仍是淡淡。

蘭疏見他沒動,又問了一句:「殿下……?」

「還算有幾分本事。」

長公主的語氣淡淡的,這句話說的聲音很低,蘭疏卻聽到了,不由得一愣。

那邊長公主頓了頓,又道:

「……倒也不算是個紈絝。」

他愣是從汴京城萬千少女的夢,熬成了汴京城萬千少婦隨風飄散、不堪回首的青春。

所以皇後娘娘會喜歡他,賀顧倒不覺得有什么意外。

只是不知道長公主殿下又是怎么看他的……

他們只有短短一面之緣,之前皇後娘娘又問過他為何會出入於花月樓的事,這么看,長公主殿下必然也知曉了,她會不會以為他是個輕浮孟浪之徒啊?

賀顧越想越焦心,越想越害怕,只恨後面幾人的對答怎么還不結束,好叫文試趕緊開始。

大概只有等他得了魁首,陛下親自賜婚,他才能安心吧。

正想著,最後那個對答的洛河魏氏宗族子總算出來了,吳內官跟在他身後。

他一出現,殿門前等待的少年郎們俱是精神一震。

不知是不是賀顧錯覺,吳內官臉上雖在笑,看著他們的那雙渾濁的眸子,卻好像帶了點看什么小貓兒、小狗兒一樣憐憫的神色。

賀顧為自己突然產生的這個古怪想**了愣。

吳內官道:「各位公子爺,隨咱家進殿吧,文試這便開始。」

進了殿,賀顧按照排號坐在了自己的書案前,案上筆墨紙硯已經備好,鎮紙壓著試題,賀顧挪開鎮紙,展開來一看,不由得愣了愣。

四書擇句,經義釋論各一道,每題需答百字以上,五經選試一道,可自擇,做詔、判、表、誥其中一道。

這題目……未免也有些太難了。

題目形制,與本朝鄉試類同,然而擇出的經義題難度,卻遠在鄉試之上,許多年前,王大公子王沐澤春闈應考,曾經跟他們幾個弟弟,用拉家常的語氣,猜測今年會試大概考什么,那時他還頗為震驚,王大哥竟然對這些艱深聱牙的經義,能那么如數家珍。

今日一看這選駙馬的題目,竟和王大哥那時候叨叨的,差不多是一個難度了。

王公公剛才已然告訴他們,文試只有短短半個時辰,時間不等人,賀顧只得趕緊拿起筆開始答題。

還好他今日來前,已在府中惡補了幾日的四書五經,本來還覺得不一定能用上,只為了萬無一失,不想此刻竟真的用上了。

賀顧雖然答的稍覺吃力,好在少年人記性好,靠著臨時抱佛腳,他好歹也能一一答上,不至於交白卷。

至於其他人,那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這些公子哥大多都是學問稀松平常、自知科舉沒什么出路,文不成武不就,才會打起做駙馬得的那點賞賜的主意來,眼下萬萬沒想到選個駙馬竟還要考經義策論,都是猝不及防。

場面一時十分尷尬,抓耳撓腮的抓耳撓腮,咬筆桿的咬筆桿。

皇帝在御座上一一打量,場下只有寥寥幾人還算的上從容。

王二公子自然是最為氣定神閑的那個,皇帝瞅著他看試卷那不屑的眼神,甚至開始懷疑,難道這題目還是簡單了?

那位所謂的洛河魏家宗族子,則早早知道了答案,只要默背往卷上謄寫就好,自然也是面不改色。

再余下的,長陽候府賀顧,榮遠伯府陸歸寧,雖然眉頭輕蹙,額有薄汗,這二人卻好歹也還算在奮筆疾書。

時辰一到,吳德懷收上各人的答卷,恭敬的奉到了皇帝跟前的御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