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內觀(2 / 2)

[末世]鎮山河 墨沉吟 2021 字 2022-09-13

「得神通而忘法本,殘害眾生。按戒當誅。」陌寒輕輕一嘆,神色復雜:「明鶴先生是怎么死的?」

「積薪*。」韓子和深深吐了一口氣,眼里滿是沉痛:「為了保住祖師殿,他在殿前*而去,只是為了震懾那群無知無畏的孩子。」

沈馨似是被此刻的沉重所染,暗暗扯著韓老頭兒的粗布衣角,輕輕道:「那明鶴先生,為什么不用法術把那些壞人趕走呢?」

韓子和無聲地摸摸沈馨腦袋,語氣深沉:「道家修性命,求長生。不是所有修行人都會法術。很多人一輩子獨居山中潛心問道,連同門之間相互演法都未必經歷過。再則,很多法術也不適合用來正面迎敵。端甫謙和清烈,不喜末流雜學,當年不知多少人欽佩他為人。師尊曾諄諄告誡:我若耽於武學,終有一日死於兵刀之禍,當學明鶴語默如一,從容決斷。師尊客居上清宮,我與端甫同行九載。卻不料我還未了殘生,他卻先走了!」

陌寒無言,為韓子和斟滿酒杯。

兩人對飲。西市腔入口如煙霞烈火。韓老頭清明的眼立刻泛起一圈紅暈。

陌寒停杯,道:「明鶴守宗門而死,執虛為金陵而亡,持盈困於心魔不得解脫。生死有命,為之奈何。」

韓子和端起酒杯,灑然道:「要是哪天我死了,你給我墳頭上澆一杯西市腔,我也就知足了!」

陌寒一怔:「這是堂堂五行門傳人該說的話?我是不會灑酒祭你的。想喝,自己從墳里爬出來!」

韓子和撫掌大笑:「那你還愁什么?葉觀止或許說的對!你真是想太多了!」

陌寒眉峰微凝,略有自嘲之意:「我只是在想,這場混亂如果再繼續下去,那些藏頭匿尾之輩,又要出來興風作浪了。」

韓子和拍案:「這還不好說!見一個!收拾一個!」

作者有話要說:容我吐槽一下,真難寫tat

關於『積薪*』,確有其事,我挪到了一個虛構的角色『王端甫』身上。姑妄言之。

請與45章《論歷史的絆腳石》對看。

本章濃縮了茅山明鶴真人王端甫的故事,嘗試寫了一下,韓子和那個年代人們的敘述方式。於是似乎帶偏了全文的文風……好像。

本章非技術性注釋——

【心齋】

庄子/人世間。

顏回曰:『吾無以進矣,敢問其方。』

仲尼曰:『齋,吾將語若,有心而為之,其易邪?易之者,皋天不宜。』

顏回曰:『回之家貧,唯不飲酒不茹葷者數月矣。如此,則可以為齋乎?』

曰:『是祭祀之齋,非心齋也。』

回曰:『敢問心齋。』

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櫻寧】

庄子/大宗師

以聖人之道告聖人之才,亦易矣,吾猶守而告之,參日而後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後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後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後能朝徹。朝徹,而後能見獨。見獨,而後能無古今。無古今,而後能入於不死不生。殺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為物,無不將也,無不迎也;無不毀也,無不成也。其名為櫻寧。櫻寧也者,櫻而後成者也。

【坐忘】

庄子/大宗師

顏回曰:『回益矣。』

仲尼曰:『何謂也?』

曰:『回忘仁義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忘禮樂矣。』

曰:『可矣,猶未也。』

他日復見,曰:『回益矣。』

曰:『何謂也?』

曰:『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

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錄《太上老君內觀經》關於「元神」的描述——

其神也,非青非白,非赤非黃,非大非小,非長非短,非曲非直,非柔非剛,非厚非薄,非圓非方,變化莫測,混合陰陽,大包天地,細入毫芒,制之則正,放之則狂,清凈則生,濁燥則亡。

其實,私以為這段文字為了遷就文法,廢話有點兒多。我直接用「奇點」來描述,代替了一大段「非非非」。

錄《太上老君內觀經》關於『內觀之道』的經文——

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閉目思尋,表里虛寂,神道微深,外觀萬境,內察一心,了然明靜,靜亂具息,念念相系,深根寧極,湛然常往,窈冥難測,憂患永消,是非莫識。

其實和庄子中摘錄出來的內容,差不多,但是明顯庄子簡潔深刻的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