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太後威武(1 / 2)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快穿)反派也是有尊嚴的最新章節!

吳王妃是誰?

在上一任皇帝大行之前留下八個兒子, 除了蕭時這個皇帝,其余諸子封王, 淄川王蕭戌、膠西王蕭群和東陵王蕭縉以外, 剩余四個吳王、蜀王、齊王和中山王此前分別都在各自封地,事隔數年,直至今日借著給皇太後賀壽的機會入京。

吳王妃家世不凡, 祖上出過多位皇後,還是劉太尉的親妹妹, 身份比今日在座的其他夫人更加尊貴。露這一面, 除了當今的皇帝、皇太後, 見誰都是直挺挺,一臉的倨傲。據說府上被吳王寵得不像樣, 三個兒子具是她所出,腰桿直直的。今日身邊就帶著她長子吳王世子蕭長博前來。

此時, 吳王妃一身濕漉漉地正顫個不停,渾身狼狽, 倒也沒忘指派宮人仆婦給她遮掩,傲氣凌然地從左右一個個搜尋, 企圖尋找蛛絲馬跡。

沒錯, 從入水的那一刻起,吳王妃很清楚地認識到她這是叫人給陷害了!

吳王封地在江南富庶一帶,足見他當年還是皇子的時候有多受寵。即便吳王本身毫無才華,學識感人,奈何人家不光得寵,還有個頗有後台的夫人,且還是個舉世聞名的美人。

自打吳王將媳婦娶進家門,別說侍妾通房了,那身邊連個近身侍候的小丫頭都沒幾個,懼內的名聲響當當地,遠在京城都能聽說一兩句。

現在雖然坐在筵席,可聽到宮人回稟吳王妃出了事,吳王矮墩墩胖乎乎的身子一抖,嘴角兩撇胡子一翹,立馬就冷汗涔涔地跳了出來,在眾人尚未反應過來之前,朝著蕭時高坐的方向一跪,聲如洪鍾地嚎了起來。

「皇上啊,王妃是臣的命根子,可千萬不能有事!快快快,快派御林軍前去救援,還有御醫……對!御醫!」

吳王腦子一團亂麻,說話也是語無倫次,一臉大禍臨頭的模樣,眼圈都是紅了又紅。說句大逆不道的話,他這副尊榮活像死了親爹!

反倒是吳王世子鎮定些。蕭長博起先還有點驚嚇到,但很快回過神,就算心里難免擔憂,面上反倒不像個十幾歲的普通少年郎,沉穩地不像話。

他從容地起身出列,恭敬地跪在吳王身後,朗聲道:「皇上恕罪,皇宮內廷向來治理有方,料想不會出什么大事,阿父這也是心系娘親,這才失態。」話落,又是躬身一拜。

蕭長博的這番作態,很快就令人忘卻了方才吳王的可笑,可也同時令蕭時一凜。

他話說得極為好聽,可也側面道出了,要真在皇宮出了大事,作為掌管六宮的皇後,以及這宮廷的主人皇帝,不也是難辭其咎嗎?

唐詩看著蕭長博年輕清瘦的側影,忽然想到原文中提及的吳王在蕭戌謀反的時候,於他坐地起價地談判一系列的好處,甚至還一度給蕭戌制造了不小的麻煩,以及蕭戌一路打到京師兵臨城下的時候,一直作壁上觀的蕭長博當機立斷讓吳王遣從人示好,談下了長達二十年的和平協議。

所以,吳王是在蕭戌打下半壁江山之後,又肅清了一干不臣的王侯,除了與他一直以來關系密切的蕭縉和蕭縉的同胞弟弟蕭群以外,是最後才被清算收拾的兄弟。

不論從一開始阻撓蕭戌稱帝,還是最後表達臣服,吳王每一步都計算的恰到好處。然而近日看吳王這番做派,實在不像是心機深沉之輩!如果他不是什么大智若愚的高人,那么這中間或許還真少不了蕭長博的影子。

就連唐詩這種對於權術幾乎算得上門外漢都看得出來些許門道,蕭時又豈會對這個吳王世子放松警惕?

畢竟誰都知道,本朝皇帝別說嫡出子嗣了,實實在在連個皇嗣都沒有……而他的幾個兄長已經足夠令他忌憚了,現在又出來一批皇二代。

蕭時整個重力都歪在椅靠上,看起來漫不經心,實則滿滿都是算計。他看著蕭長博,心中正思量怎么開口將他留在京城好令吳王投鼠忌器。

跪在底下的蕭長博明顯察覺到了眼前這個皇帝打量在他身上的冰冷視線,跪得越發端肅筆直。

正當這時,一道溫聲細語打破了一時的鴉雀無聲:「世子說得對,宮闈內廷的安全向來是朝野上下重中之重。陛下向來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皇後執掌六宮政務亦是勤勉有加,現在卻出了如此紕漏,定是有人從中作梗!」這聲音婉轉溫和,卻又帶著幾分上位者的威嚴,說話之時鏗鏘有力令人不敢反駁。

隔著一條並不寬的曲江流水,除了花叢和疏散的細柳枝條隨風搖曳,在羊角宮燈的照映下顯得燈火輝煌的連綿的筵席首座,皇太後黑金色的大氅裹著正紅的逶迤長裙,鳳簪始入凌雲發髻,纖細淑麗的身影端坐穩如泰山,令人不敢逼視。

不過她這話說得確實是妙,皇帝勤政自己說不了,倒叫她大刺刺地嚷出來了……

唐詩當然是故意的了!

她可是知道歷史上隋煬帝開創科舉制度、修隋朝大運河,對後人來說實在功不可沒,可也因為他親政吐谷渾,三征高句麗,頻發戰事雖為開疆擴土,可被推翻皇朝的主要原因也是「□□」一項,可見名聲的重要性了。

今天這話她可不是隨便說說,當日後誰都知道皇帝是個明君,蕭戌哪還能舉著正義之師的旗幟來謀朝篡位?這個時代就講究一個出師有名,無名無份的,舉兵造反,蕭戌可不就是亂臣賊子嗎?

唐詩朝著吳王方向溫言道:「吳王暫且寬心,吳王妃已在毓秀宮小憩,自有太醫診脈,定然無恙。」這話剛一落下,還不等吳王口吐吶言,隨即話鋒一轉,冷聲道:「但此事不可不查!傷吳王妃性命在前,害其和淄川王名譽在後,往大了說,有陷害忠良、挑撥君臣之嫌,哀家懇請陛下詳查,此逆臣賊子絕不能姑息!」

群臣無言,甚至有人嘴角一抽,簡直對這個皇太後簡直佩服地五體投地。

請問她到底是怎么把吳王妃落水的事和謀逆聯系在一起的?是吳王妃落水,又不是皇太後落到水里!

不過到底無人敢出聲質疑半句。

開玩笑,這時候但凡跟「亂臣賊子」哪怕沾上一個字,被當場拿下拖出去可誰都不敢站出來求情的。這種事事誰都不敢沾惹的。

此時,吳王當真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不僅吳王,就連吳王世子蕭長博都是渾身發冷……

皇太後到底還是說了……蕭戌入水救吳王妃的事,還不知道將要被人傳成什么樣,但要是被皇太後死咬著不放,吳王妃勢必要被牽連,要是名聲掃地,這吳王妃的位置還怎么坐得穩?

還繞了一大圈,將皇帝和她自己摘了一干二凈,反而冠上莫須有的罪責給某個「逆臣賊子」,事後怎么查還不是由皇帝說了算?

吳王還跪在那里,有口難言,其余諸王也都面面相覷,恨不能即刻坐地討論。

蕭時看了半晌,見竟把幾位兄長嚇成這模樣,心里忽覺好笑,遂撫掌笑道:「母後所言甚是,犯上作亂者不可姑息,然在座者不是皇親國戚就是朕的股肱之臣,是絕不會施謀逆之事。」作為年輕有為的皇帝,深諳御下手段,打一巴掌給個甜棗耍得不要太利落。

他在這個時候出聲,諸王果然臉色稍霽。

然而才剛松了口氣,卻聽蕭時又道:「只是,為了社稷安危,也為了還吳王妃一個公道,的確要查個一清二楚。馮愛卿,京畿守衛向來由你負責,朕責令你即刻起嚴查此事。」

馮公道馮將軍便是馮皇後的父親,雖卸去邊關職務,但身為武者又曾是將軍的氣勢依然還在,聞言便站出來叩首領命。

「東陵王何在?」

蕭縉也沒料到小皇帝忽然喚他,畢竟他們原就是八竿子打不著一塊兒。

當年他隨軍出征的時候,比現在的蕭時也小不了幾歲,但他熟讀軍書,又武力過人,接連勝仗後,軍威頗盛。許是忌憚他在軍中的名聲,當年他父皇彌留之時,皇太後防了他一手,以皇帝的名義下了道軍令,須鎮守邊關不得擅離職守。

這一道軍令,猶如泰山壓頂,逼得他不得擅自妄動,連他父皇最後一面都不得見,連他從小生長的地方都不可歸,這口怨氣深埋在心底。今日雖見太後,他也只能攢緊拳頭,畢竟她已是皇太後,而他不過是鎮守邊關的王爺……君臣有別,這是一道無可跨越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