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2 / 2)

景泰四年,只是這個名叫羅馬的文明,畫上了句號。

總有人想讓中國這個文明劃上句號,叫得最凶,卻通常都是內鬼。

他們管這個叫質疑,朱祁鈺從不反對質疑,但是為什么就不能讓子彈飛一會兒?

朱祁鈺看著兩台地動儀,欽天監的經費很足,別說兩台,就是十台,一百台都可以造出來。

「這個怎么用?」朱祁鈺指著第一台候風地動儀,疑惑的問道。

許敦走上前去,把銅制龍珠從龍首里取了出來,然後扔在了蟾蜍的嘴里,發出了叮鈴鈴的響聲。

「陛下,這么用。里面的都柱,根本不會動彈…」許敦頗為無奈的說道。

也不怪士林們對他們口誅筆伐,他們的確是花了錢,沒把事情辦成,雖然大明現在有的是錢,但是不能浪費。

第一台候風地動儀是倒懸立柱平底,有震感的一次,也是歪歪斜斜,壓根沒倒。

朱祁鈺看著那台地動儀,終於笑出聲來,的確沒用。

他走向了第二台,許敦站的老遠,第一台地動儀紋絲不動,第二台地動儀,就更加一言難盡了。

「這個怎么用?」朱祁鈺再次問道。

許敦直接往前走了半步,跳起了蹦了蹦,然後叮鈴鈴的響聲穿來。

朱祁鈺一臉哭笑不得看著許敦,這第二台,實在是太靈敏了。

許敦和陛下說明了其中的困難。

「其實可以建在地下,這樣一來,不就可以防止那些亂七八糟的震動的影響了嗎?」朱祁鈺提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建議。

許敦眼前一亮,的確是,地動儀、地動儀,不放在地底下,哪里是地動儀?

但是許敦的眼神很快就灰暗了下來。

但是這也只能解決第一個問題,防止其他震動對地動儀的影響。

但是這個地動儀根本無法像歷史上那般,測定方向。

朱祁鈺看著欽天監的天文生,取出了兩枚立柱,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果然和他猜測的一樣。

平地的太穩定,圓底的太不穩定。

朱祁鈺負手而立,站在烈烈北風之中,笑著說道:「朕的太祝啊,你知道為什么地動儀,叫做候風地動儀嗎?」

「啊?」許敦一愣,陛下似乎發現了他沒發現的盲點。

侯風,是要等候風嗎?

許敦陷入了迷茫。

朱祁鈺笑著說道:「風吹起來的時候,最先擺動的時候,是風鈴、是華燈、是房梁上懸掛的肉條、是通惠河上那一具具黑眚啊,他們隨風擺動。」

「地震的時候,也是如此。」

許敦瞪大了眼睛,通惠河上的黑眚…陛下的思緒一如既往的奇怪,但是卻如此的合情合理。

朱祁鈺從袖子里拿出了一份圖紙說道:「所以,你這個立柱的很難勘定是不是有地震發生,但是我們可以用掛著的紡錘擺,來確定是不是有地動。」

朱祁鈺的圖紙並沒有外面的銅殼,就是一個架子。

是用銅鏈懸掛的一個紡錘體一樣的銅錘構成,一旦有地動,它必然會擺動,這個時候,就可以確定發生了地震,和具體的方位了。

許敦顫顫巍巍的拿過了那張圖紙,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候風地動儀,中間的都柱,並不是立著,而是掛著,這種思路,讓許敦豁然開朗。

朱祁鈺笑著說道:「有時候,有些秘密就隱藏在名字之中,但是方為民等人,他們可能是知道,可能是不知道,避而不談。」

「你作為欽天監的監正,日後可不能上他們的當了,把自己搞得心生不寧,事實上,你再多鑽研幾天,就把它做出來了。」

「但是因為他們的謾罵,你陷入了是我、有我之困惑之中,被他們的話語左右。」

「不要跟他們罵,街邊的野狗亂吠,不要理它。」

許敦再次俯首說道:「陛下聖明,臣謹遵聖誨。」

「好了,朕先走了。」朱祁鈺拍了拍許敦的臂膊說道:「好好做事,不要被旁人影響到。」

朱祁鈺策馬而去。

許敦立刻開始了他的工作,研究紡錘擺的候風地動儀。

陛下,不愧是陛下。

這股妖風最終還是刮起來了,方為民整日里想進欽天監看看。

一個巴掌很難拍得響,之前欽天監還會反擊兩句,但是自從陛下來了之後,欽天監整日里閉門,連反擊都不反擊。

這一下子,把方為民弄的極為尷尬,他們在大叫,天文生們,卻壓根不理會他們。

在風力喧囂之時,許敦終於打開了欽天監的門,捧著一個半個桌子大小的物件,蓋上了紅布,向著聚賢閣而去。

朱祁鈺正在處理公務,他剛剛看完了翰林院、國子監的算學成績。

算學的打分是非常嚴格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許敦俯首行禮,雖然有些疲憊,但是卻是頗為的興奮。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安,坐。」

朱祁鈺將手中的算學分數看完,圈了最後幾個名字,交給了興安說道:「這五十個人,每個人給銀幣五十枚,一年以來,他們的算學成績都很好,朕非常欣慰,些許銀錢,以資獎勵。」

書中有沒有黃金屋,朱祁鈺不知道。

但是朱祁鈺可以給認真讀算學的學子們,每人五十枚銀幣的物質獎勵,算學讀得好,真的有銀幣。

朱祁鈺笑著說道:「許監正,看你的樣子,似乎是與新收獲嗎?」

許敦從旁邊天文生拿過了盤子,遞給了興安俯首說道:「陛下,受陛下啟迪,臣做出來了。」

興安檢查這紅布之下,並非火葯或者其他劇毒之物,只是一個銅器之後,放在了桌上。

朱祁鈺給了一張非常生草的圖紙,簡單敘述了原理,但是許敦還給他一個很精巧的物件。

許敦指著最頂上架在竹傘上的圓球說道:「最頂上的關球,在紡錘擺擺動的時候,關球就會順著竹傘滑落。」

「這是琮掛著八懸索,紡錘擺擺動的幅度,會拉動八懸索,帶動琮,琮被拉動每個刻度表示地動的強烈程度。」

「當然,此物還得驗看。」

朱祁鈺忽然拍了拍桌子,但是那個竹傘上的蛋,紋絲不動。

朱祁鈺輕輕推動了下紡錘擺,關球從竹傘滑道滾入了放在銅蟾蜍之中。

「很好。」朱祁鈺頗為滿意,他給了思路,許敦負責實踐,做的比朱祁鈺預期的要好很多。

十大歷局,度數旁通,通十事,有關庶績,一並分曹料理,分科研修。

琮的刻度,確實是度數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