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太子下鄉(2 / 2)

貞觀俗人 木子藍色 1757 字 2020-06-05

秦琅瞧了下,是那種雜質很多的粗鹽。

老漢還挺舍不得多放,說抹上點鹽,然後掛在火塘上煙熏便好,至於雞蛋,秦琅也不知道這老頭會不會哪天拿去賣掉換成小米或是其它,畢竟雞蛋現在雖降了價,可還是能夠換錢換糧的好東西,在鄉下那就是硬通貨了。

在老漢家呆了會,承乾沉默了許多。

他還真是頭一次接觸到這種最底層的百姓。

出來後,小胖子李泰道,「這老漢家太臟了,肯定是因為懶所以沒娶到婆娘,日子才過這么差!」

秦琅告訴他,「不要這么輕易的下結論,很多人過的不好,並不是因為不夠努力,恰恰相反,絕大多數極其努力的人,卻過的都不好。」

這話讓李泰十分不服。

在里正的陪同下,秦琅帶著學生們去了下一家。

一個老夫妻,帶著六七個孩子生活,大的孩子十來歲,小的才三四歲,一問才知道,這些孩子是老漢的孫兒孫女們,是他兩個兒子的孩子,可兩個兒子都在隋末以來的戰亂災荒中沒了。

「媳婦呢?」

「老大媳婦病死了,老二媳婦改嫁了。」

那對老夫妻看著好像七八十歲,一問才知原來也才五十多歲,可老的不成樣子,背駝人瘦。

雖然家里還有幾十畝地,但要拉扯這么多個孩子,還是太艱辛了。灞上的地大多缺水,只能種粟,而老漢家里又沒牛耕地,只能人力,故此是粗耕輪作,廣種薄收,一畝還收不到一石。

今年上半年旱災,幾乎顆粒無收,下半年又遇蝗災。

幸好朝廷先是免了今年的租調,又以工代賑,組織大家捕蝗救災,分了些口糧下來,搭配著蝗蟲煮粥,再配點野菜樹葉,起碼還不用背井離鄉的去逃荒,對於他們來說,這已經是對朝廷千恩萬謝了。

承乾聽著他們一遍遍的說著感激皇帝感激朝廷的話,卻覺得臉上發燒。

他們的日子過的太快了,幾乎就是家徒四壁,老人和孩子們的衣服也是補丁摞補丁,都已經入冬了,可孩子們卻還光著腳,褲腿都吊著,都快到膝蓋了,小的孩子鼻孔總吊著兩條鼻涕·······

「他們太可憐了!」承乾道。

「不,相對來說,其實他們比天下許多人過的還要好一點的,起碼還有個家,起碼現在還沒餓肚子。」

不餓肚子,確實已經強過許多人了。

承乾震驚,目瞪口呆。

「我說的是事實。」

「老師說的不應當是前朝末年時的情景,如今我大唐天下一統,百姓的日子應當都好過了的。」

「相比起前朝末年大家水深火熱的日子,如今許多百姓的日子確實要好過了一些,可也只是相對而已,餓了能有飯吃,困了能有個摭風擋雨的地方,冬天有衣蔽寒,這就是許多百姓理想中的生活了。」

·······

「我想幫助他們!」承乾突然道。

秦琅笑了,孩子能想到這些,就很不錯了。

「你的想法很好,但如果你僅僅只是打算賞賜他們些錢糧,我覺得意義不大。」

「那我要怎么幫助他們?」

「聖人曾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們若真想幫助他們,那就不僅僅是一時的給予錢糧,而應當是為他們找到一條長久脫貧脫困的生存之道。」

「比如?」

「比如那個燒炭的老人,年紀大了繼續伐薪燒炭並不能改善他的生活困境,所以你可以傳授他一個新的技能,或是直接為他找個穩定的活計,比如安排他到崇賢館食堂做個燒火工,或是打更敲鍾的雜工,諸如此類的。」

承乾想了想,他也並不會其它的什么賺錢技能,但是安排柯老五到崇賢館里做個雜工,倒是沒問題的。

「我提議,不如同學們今天每人與一位我們看望慰問的困難家庭結成對子,由你們來負責幫助他們脫貧脫困,最好不用簡單的給錢,或是安排個活之類的,這個就算是你們新的社會實踐課,我要求你們能夠仔細的去了解你們幫扶對象的生活,知道他們的現狀,也了解他們的過去,搞清楚他們為何會有現在的困境。然後想出辦法,找出一個能夠改善他們的辦法,記得要做詳細的觀察報告,我會給你們打分的,簡單的給錢或是直接雇佣他們的行為,將沒有成績!」

秦琅順勢提出了崇賢館的第二個社會實踐課程,孩子們倒是反響熱烈,覺得這個課不錯,躍躍欲試。

「助人為快樂之本,看來你們都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秦琅哈哈笑道,「繼續下一家!」

不幸的家庭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如果能被拉一把,確實會有許多人脫離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