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7.第567章 張千智(1 / 2)

1627崛起南海 零點浪漫 2125 字 2020-06-06

嚴明君作出這個決定半個小時之後,汪百鎖這邊就已經收到了消息——這甚至比黃子星這個當事人還要更早。

如果嚴明君只是好奇心打聽打聽黃子星的底細,那未必能引起安全部足夠的重視,但嚴明君現在明知黃子星的立場,還要去登門造訪,這種行為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就值得警惕了。在汪百鎖看來,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對海漢權威的公然挑戰!

當然以目前的事態,還不足以讓汪百鎖動用抓捕之類的手段。再說要抓捕大明派來的地方官,也不是他一個歸化民干部能夠直接拍板的事情,即便有必要這么做,他也必須先得向張昕和大本營請示,得到批准之後才能行動,而且事後還得為此撰寫書面報告才行。汪百鎖即便是想盡快處理掉這個隱患,也必須得拿到更多可以給這些人定罪的真憑實據才行。

「即刻開始,對忠明書院進行晝夜不間斷盯防,安排三組人,兩組輪換,一組待命!」汪百鎖很快就作出了決定開始調兵遣將:「想辦法安排我們的人進入忠明書院,就去報名當學生好了。」

「主任,我們這邊的人都是成年人居多,雖說識字的人不少,但稱得上讀書人的可沒兩個。」下屬很為難地提醒他。

汪百鎖瞪了他一眼道:「前兩天不是新分配來一個小伙子?讓他去做。」

「這新人不知道行不行啊。」下屬對此仍然有些擔心。

「何總親自帶出來的人,你還懷疑別人的能力?趕緊去通知他。」汪百鎖不耐煩地揮揮手,示意下屬照吩咐辦事。

汪百鎖所說的新人,是這個月才從廣州調來一名年輕人,叫做張千智。張千智的背景可比汪百鎖這個半路出家的前大明捕快強多了,其父張天貴是早期投靠海漢的技術移民中的佼佼者,現在的職務是勝利港造船廠廠長,在歸化民當中已經算是目前爬得最高的階層了,以家庭背景而言,張千智妥妥的可以算作官二代的范疇。

而張千智自己「投身革命」的時間也非常早,1627年便跟隨何夕等人前往廣州,並參與了駐廣辦的籌建工作。當時赴廣州的隨從人員中,也就張千智和於小寶兩個小孩,分別跟在了何夕和施耐德身邊,既當秘書又當學徒,這幾年下來所學到的東西,甚至還遠遠超出三亞那些通過教育體系培養的同齡人。

在安全部的檔案上,張千智可不是什么新人,他的名字從安全部成立的那一天開始,就寫在了成員名單當中,資歷比汪百鎖可老多了。但這些信息以汪百鎖的級別還接觸不到,所以他只知道新分來的年輕人以前是在廣州跟在安全部大頭目何夕身邊做事,其他的就所知甚少了。而他所帶來的介紹信上還有何夕本人的親筆批示,稱張千智在廣州受過良好的基礎文化教育,適合儋州的文化氛圍,建議儋州方面多安排他去執行外勤類的任務,所以汪百鎖准備安排人去忠明書院的時候,就立刻想到了張千智。

接到汪百鎖的這個指令之後,張千智回自己的住處收拾了幾件舊衣服,將筆墨紙硯和幾本典籍打包裝好,去領了十兩銀子的活動經費,問明了任務目的,簽了出勤文書,便一個人慢慢悠悠地出發了。

張千智被分配到儋州來,並不是因為他在何夕身邊失去了作用才下放到地方上,而是何夕有意要進一步鍛煉他的能力。在此之前他一直跟在何夕身邊做事,雖然東西學了不少,但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按照何夕的指示在做事,並沒有多少獨立實踐的機會。而張千智今後想在這條職業道路上再進一步,必然要有一個獨立發揮的環境來進行鍛煉才行。

何夕給他挑的實習地點也算是花了些心思,廣州這地方,張千智已經成為本地權貴眼中的熟面孔,很難有多少發揮的余地。去那些海漢根基不深的地方,何夕又不太放心他的人身安全,最後選來選去,才選中儋州這么一個新近被海漢控制,安全上有一定的保障,而文化氛圍也比較濃厚,適合張千智發揮的地方。

當然了,關於這次將他下放地方的真實目的,除了張千智本人之外,何夕並沒有特地跟儋州這邊的安全部所屬人員通氣,免得下面這些人自以為是地把張千智當菩薩給供起來。而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汪百鎖知道他的這層背景,多半也不會把他派出去執行這種任務。

張千智在何夕身邊跟了好幾年,各種手段也在何夕的言傳身教之下學了不少,要如何打入忠明書院,他其實在接到任務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途中又慢慢對構想進行了完善。等他慢慢悠悠地走到城東五里的忠明書院,心中已經有了比較成型的計劃。

要說起來這忠明書院所座落的地方還是不錯的,就緊鄰著儋州通往府城的官道,旁邊有一道小河,流水潺潺,綠樹蔥蔥,頗有一點詩情畫意。書院占地約有百畝,分為東西兩院,東院為教學場所,西院為師生住宿的地方。書院後面靠南還有兩百多畝田地,種了不少時蔬瓜果,日常也能作為伙食供給書院。

張千智出了城東門之後,一路上便遇到了偽裝成各種身份的安全部同僚。不過他初來儋州不久,這些人跟他互相都不太熟,但以他的專業眼光,還是能看出這些偽裝者不經意間露出的一些小小馬腳。

張千智一直走到書院大門外,都沒有聽到應有的朗朗讀書聲。張千智注意到書院大門前的石板路縫隙中已經長出了不少雜草,這說明至少最近一段時間來往這里的車馬人流都比較稀疏了。很顯然這個書院正如安全部所了解到的情況那樣,正在因為各種原因走下坡路。

張千智上前拍響大門,片刻之後,有人來開了門:「這位公子有何貴干?」

「在下是來此求學的。」張千智笑眯眯地說道。

事實上從去年瓊北遭遇匪災之前,忠明書院的入學情況已經達到了歷史最低點,不但入學的人越來越少,已經在讀的學生也有相當數量的人選擇了退學轉去儋州的其他書院就讀。道理也很簡單,其他書院在海漢的扶持之下,能向學生提供經濟方面的有效保障,確保這些讀書人不用過多考慮客觀條件,就能入學、趕考、就業,而這卻是忠明書院所不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