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討伐吐番(1 / 2)

安東風起雲涌之際,大唐西部卻因吐蕃40萬大軍大舉攻陷安西四鎮,致使西北局勢驟然緊張。

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為其副,領兵5萬經鄯州討伐吐蕃。

數萬裝備精良的大軍沉默的跟隨著前面的隊伍,艱難的穿越眼前的大非嶺。除了一萬五千的輜重兵外,戰兵人人雙騎,輜重全部由馬車馱運。

遠方的雪山,眼看很近,實則很遠。數萬將士從鄯州出發,走了兩百多里路,這一路來見到的雪山何其多,可他們從未從一座雪山下經過。

若是在中原大地,這會哪怕穿件單衣爬山都能熱的滿頭大汗,可自大軍上赤嶺後,爬山過草原穿著冬裝,每天早晚都能感到刺骨的寒意,偶爾天上還飄雪花。

有不少將士在這數日的急行軍中病倒,出現頭痛,睡不著覺吃不下飯,身體乏力呼吸困難等症狀,軍中大夫說是受此地瘴癘所至。

在夜晚宿營時准備給患病的士兵熬個葯,卻發現不論怎么熬這水就是不開。

至於飯?至上了赤嶺後煮飯那基本上是夾生飯,怎么都不能像在大唐一樣把火燒了一會功夫就能吃上香噴噴的飯菜。

登上路邊一處小山,望著行進中的大軍,薛仁貴久經風霜的臉上略顯憂愁。

「行軍速度太慢了,必需加快速度才行。」

「總管,眼下是我軍的最快速度,再快輜重就跟不上了。」郭待封聽到薛仁貴不滿,眉毛一皺,面無表情的說道。

「哎!」薛仁貴也知道,眼下是不可能再讓軍隊加快速度了,吐谷渾舊地有些邪門。上了赤嶺,哪怕他這樣久經沙場身強體壯的大將有時都感到呼吸不暢。見到軍中一些身子骨較弱者,在山中行軍時,那更是全身乏力,頭痛難耐。

這個時代,除了李煜知道是因為高原反映,常年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人突然到高海拔地區因氧氣不足導致身體缺癢出現身體不適外,無人可知。天下人只把唐人進入青藏高原身體產生不良反映歸於當地的瘴癘,可他們卻說不出個由來。

當夜幕將臨,全軍終於翻越大非嶺在山下築營修整,具探馬來報,此地往東就是黃河九曲,往南就是積石山。

唐軍宿營地就是大非嶺南的大非川,大非川呈西北-東南走向,屬於一馬平川的山谷平原地形,唐軍的正南面就是大非川的最寬處,達一百二十多里就可進入積石山。

薛仁貴想了幾天,按現在這個行軍速度,穿越比大非嶺、赤嶺更加寬廣險峻的積石山趕到烏海,切斷吐蕃軍的後路打敗吐蕃簡直是痴心妄想。

此戰自接到朝廷任命領軍伐吐蕃,薛仁貴就等待籌備的糧草調兵遣將的空閑,對著地圖研究了十數日,制定了好幾條作戰計劃。

吐蕃大相欽陵號稱40萬大軍攻入安西,此次伐吐蕃看似可乘吐蕃主力軍隊在安西,所駐吐谷渾地兵力空虛可打他個措手不及。

可薛仁貴並沒有想得如此輕松,兩個現實的問題擺在薛仁貴面前:一、所出征軍隊只有五萬,而吐蕃在吐谷渾經營數年,可謂根基深厚,現兵力空虛可所留駐兵馬仍不下五六萬。欽陵得知我率軍入吐谷渾斷其後路,必會領主力回援,五萬兵馬戰欽陵四十萬大軍可不輕松。

其二、薛仁貴自己對吐蕃大相欽陵不了解,更不熟悉吐谷渾地形地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此戰可是長途奔襲路途艱險,沒有援軍,輜重都是隨軍帶著。

想來想去,若想取勝,唯速戰速決!

在欽陵率領大軍回援之際,迅速消滅吐蕃駐於吐谷渾地的軍隊,並占領面向吐蕃本土的險要關隘阻絕吐蕃北上增援部隊,以逸待勞殲滅欽陵軍的目的。

為此,薛仁貴制定了一個極其大膽的計劃,在吐蕃沒反映過來前,南下占領吐蕃北上吐谷渾的屯兵要道烏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