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朝中非議3(2 / 2)

在繁華的地域安逸生活久了,就養成了惰性,且會遺傳給子孫後代,沒有外部壓力和利益的刺激,幾乎沒有踏出去的動力。

炎黃子孫對長江、珠江流域的開拓不正是華夏文明的中心,黃河流域爆發漫長而激烈的戰亂所逼嗎?

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難,這一次次的北方大規模戰亂硬生生的把自秦始皇時期就拿下的百越之地,時隔近千年才得以開發出來。可見這個惰性的強大力量!

安逸於神州的富饒,視四周為蠻荒不屑一顧的華夏文明,按歷史的發展,終究沒能在一次次危機中走運,最終把自己困死於此。

真應了那句:成了蕭何,敗也蕭何!

「天予不取,必受其害!」李煜滿腔郁悶的就此一嘆,招來的卻是幾位義正言辭的忠貞大臣的冷哼與不屑。

東北平原不正是上天給予華夏文明的天賜之地嗎?

擁有東亞最大最肥沃黑土地的東北平原與神州大地之間有水陸交通之便,無西北廣袤荒漠戈壁之阻。既適宜農耕又適於放牧,物產豐富,唯一缺陷不過冬季稍長寒冷爾。

可華夏歷朝僅僅只取遼東一塊,還不甚重視,更別說北拓拿下整個東北平原了。

最終這塊華夏不取,任其發展的東北平原孕育出了滅亡華夏的禍根。

「張侍郞等人所言太過偏頗,依老臣看,燕王殿下所做也是為國著想,當然,里面也夾雜著燕王殿下的私心。」同為宰相的張大安笑呵呵打岔道。

「燕王殿下自幼崇拜漢代冠軍侯霍去病,勤學武藝苦讀兵書。難得有了帶兵報效朝廷的機會,依少年血氣方剛的心性,自是要學歷史上那些賢臣良將的功績,創開疆拓土的偉功。對此,吾等半身入土的老臣何必苛責於報國心切的燕王殿下呢?揣測燕王殿下意欲發展為其所控制的海外各島,為將來圖謀不軌做准備。這老臣就不信了,僅憑那幾座遠在萬里海外,相隔遙遠的蠻荒島嶼,與頂多不過數十萬遷移去的百姓就能在一代內發展起來,這可能嗎?河西至西漢武帝從匈奴手中奪取移民開拓至今,十數州也不過百萬余民,有人控制了河西就能對抗朝廷嗎?」

「燕王麾下的安東文官武將哪個不是家在中原的?老臣所知大半還是朝中開國功臣與當朝文武官員之後,他們有那個心跟著燕王反嗎?」

張大安一連幾個反問將那幫揣測李煜不軌的大臣給問住了,欲言又止的樣子,最終還是沒能找到足以反駁的借口。

中書令閻立本、黃門侍郎郝處俊等人也相繼站出替李煜說話,批駁張文灌等人小題大作,令張文灌生了一肚子悶氣,吹胡子瞪眼反嗆了閻立本等人幾句。

一下惹得幾位花白頭發的當朝宰相互噴了一番才罷手,最終以張大安、閻立本為首的一方勝力告終,張文灌等人氣惱的坐回了坐位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