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困在宅門無處行(2 / 2)

佛堂春色 夜纖雪 2790 字 2020-08-25

「姑娘,鸚鵡聽不懂你的話。」香朵笑道。

「鸚鵡會學舌,它肯定能聽得懂我的話。」宋箬溪把谷子放進食盒里,又倒了點水,「你吃了谷子,我就放你走。」

重復了幾遍,宋箬溪見那鸚鵡的翅膀微微動了動,笑了起來,「把籠子掛到廊下去,別關籠門。」

「姑娘,不關籠門,它會飛走的。」巧桃急道。

「與其把它關在籠中活活餓死,還不如早早就放了它。」宋箬溪輕嘆一聲,臉上的表情略顯落寞,「海闊任魚躍,天高任鳥飛。籠子不是它的歸宿,讓它走吧。」

香綉提著鳥籠出去了,大約過了一刻鍾的時間,進來稟報,「姑娘,那只鸚鵡飛走了。」

「鳥兒尚能飛出鳥籠,重獲新生,我卻只能困在宅門里,從這個宅子到另一個宅子,先是我給長輩們晨昏定省,以後是小輩們給我晨昏定省,那兒也去不了。」宋箬溪倒在榻上,無限感慨地道。

「姑娘的病才剛好點,多休息,別整天想著出去玩。」蠶娘端著葯進來了。

宋箬溪聞到葯味,皺起了鼻子,嘆氣,這苦是自找,短痛難熬也要熬,要不然就要被永遠關在金絲籠里,連街都上不了,這么想想看,她還算比較幸運。

正月十八日,太後的懿旨頒布,京城選送十五名,周邊十城各選送五名,年滿十三歲至十七歲的姑娘,於二月十七日進宮備選。

宋老太太語帶酸味地道:「七丫頭雖然錯過了元宵節進宮觀燈聽曲,但如今借著太後娘娘的這懿旨,就可以名正言順的進宮,她真好命喲。」

「七丫頭不進宮。」宋老太爺品著茶,淡淡地道。

「啊?」宋老太太愣了一下,「不進宮了?」

「我們這一支的姑娘,都不參加備選。」這是宋老太爺與大老太爺商量後的結果

宋老太爺的態度轉變的太突然,宋老太太錯愕不已,「為什么?」

「這件事,你不用多問。」宋老太爺放下杯子,抬腿走人。

宋老太太沖著他的背影不屑地撇了撇嘴。

宋綏的任職也得到了落實,擢升一級,正四品鴻臚寺卿。宋老太太還沒來得及高興宋箬溪不能進宮得寵,就聽到了這個消息,備受打擊,肥臉扭曲變形,不是說這個賤種升半級,怎么升了一級?她的兒子連個一官半職也沒有,庶出反比嫡出的強,她這口氣咽不下去。

舍不得罵兒子,宋老太太把文氏叫過去,厲聲道:「跪下。」

文氏乖乖跪了下去。

「身為正妻,不知規勸夫婿讀書求上進,反到攛掇著他去外面去養鳥……」宋老太太拍著桌子,她才剛開罵,文氏身子一軟,倒了下去,駭得老太太呆愣住了,良久,回過神,「來人,快去請大夫。」

大夫請來,一診脈,四太太已有了三個月的身孕。嫡子無子,同樣令宋老太太憂心不已,雖然不知道文氏這胎是否能生出兒子來,但總有了個希望,高興地免了文氏的晨昏定省,可是接著再給她添上一堵,把身邊的叫穗兒的丫鬟指給了宋紓。

看著躺在床上的文氏臉色青,紀芸伸手掖了掖被子,湊到她耳邊,輕聲道:「四弟妹,自己身體要緊,不需要為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東西生氣。」

文氏深吸了口氣,語氣平靜地道:「把菱軒收拾出來。」

穗兒在菱軒住下了,宋紓顧忌著文氏的心情,沒有過去,陪在文氏身邊,文氏的心里這才稍微舒服一點,對宋老太太的怨恨又添了幾分。

次日,宋箬溪要去桃花庵抄寫經書,紀芸不同意,「你病剛好,不能出去吹風。」

「娘,我坐馬車去,又不是騎馬去,不會吹風的,你就讓我去嘛!」宋箬溪撒嬌道。

「溪兒,娘今天有事不能陪你去,你大哥又去了國子監,淮兒也要上學,沒人陪你去,還是不要去了,好不好?在家里抄經也是一樣的。」宋綏升了官,有些錦上添花的人要過府道賀,紀芸不好出門。

「娘,你答應讓我去庵里抄寫經書的,你不能說話不算數。」宋箬溪抱著紀芸的手臂,不依地搖她。

「娘是答應了,可是沒人陪你去,娘不放心。等下回,娘陪你一起去。」

「我帶蠶娘同去,蠶娘的武功好,五六個大漢都不是她的對手。」

「她有這么厲害嗎?」紀芸不相信地問道。

「娘,你還記得江家兄妹的事吧,就是蠶娘抓住那些人的,有她在我身邊,保證什么危險都沒有。」宋箬溪賣力地說服紀芸。

紀芸看著她,「一定要去?」

「娘。」宋箬溪繼續搖她。

「好了好了,別搖了,別搖了,再搖,娘就讓你搖散架了。」紀芸嗔怪地點了點她的額頭,「倔丫頭。」

宋箬溪帶著蠶娘、香綉和青荷坐著馬車前往桃花庵。在靜余的禪房內見到鄴疏華,宋箬溪有點意外,「師兄,你怎么會在這里?」

「上次師弟說會來庵中抄寫經書,小僧特意前來在此等候。」鄴疏華不覺得這話有什么問題。

蠶娘聽了卻直皺眉,盯了鄴疏華好幾眼。雖然這男子以出家人自居,但畢竟只是俗家弟子,六根不凈,姑娘又這么美,要是被他用計拐走了,小少爺可怎么辦?

「要是我沒來,你不就白等了。」宋箬溪盤腿在蒲團上坐下。

鄴疏華笑道:「師弟是言而有信之人,既然說了要來抄寫經書,就一定會來。」

「外面天氣晴朗,風和日麗,何不到桃花樹品茗說禪?」靜余笑著提議道。

三人移至院外,盛放的桃樹下,石桌上,新茶初沸。靜余舉杯,吟道:「僧閑枕借雲邊石,客到茶煎澗底泉。兩位師弟請。」

夜疏華淺啜一口,道:「吟詩品茗峰頭坐,掃石焚香月下眠。」

宋箬溪沉吟片刻,道:「煮茗閑看雲出岫,談經靜待鶴歸松。」

「四位新學比丘,相偕至精舍旁邊禁樹下坐禪行道。這時正值滿樹花放,異常榮茂,不但是顏色鮮艷,並且香郁撲鼻。因此,這四位新學比丘,不耐於坐禪而相互討論世間萬物何者最樂,以滿足人之願望。一人曰:『仲春之月,風和日暖,木榮花妍,游戲原野,此為人生世間一大樂事。』一人曰:『宗親集會,觴酌交錯,音樂歌舞,通宵達旦,此為人生世間一大樂事。』一人曰:『多積財寶,稱意欲為,洋房轎車,呼奴喚婢,此為人生世間一大樂事。』一人曰:『妻妾端正,彩服鮮明,香薰芬馥,恣意縱情,此為人世間一大樂事。』兩位師弟覺得四人說的可對?」靜余正顏問道。

鄴疏華雙手合十,口頌佛號道:「四人所言,盡是憂畏危亡之道,非是永安最快樂之法。須知萬物春榮,秋冬衰落。宗親歡娛,終有別離。財寶車馬,五家之分。妻妾美色,愛憎之主。這四人所謂人生世間最大樂事,非樂事。舍世出家精進求道,不慕榮華,不貪名利,唯以志趣涅槃,這才是人生真正最大一樂事也。」

宋箬溪搖頭,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樂事,在心境。」

靜余語噎。

鄴疏華若有所思。

宋箬溪明眸流轉,唇邊帶著一抹狡黠的笑,這佛法說東有理,說西亦有理,若以已之矛攻已之盾,是矛好?還是盾好?

------題外話------

對不起大家,纖雪這次要食言一次了,本來說萬更的,可是看看時間已經晚了,所以,只好,五千,對不起!明天一定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