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傑傳第15部分閱讀(2 / 2)

李連傑傳 作者不祥 5971 字 2020-08-26

16歲時已經拿了5年全國武術冠軍的李連傑,覺得自己足以證明了自己在這個領域的能力,覺得再花五年十年做都沒有意義,所以他去拍電影。他認為一個人做一件事到一定階段就會轉方向,就像當初棄武從影一樣,如今拍攝完這部作為自己對武術電影總結《霍元甲》之後,李連傑對其結果怎樣看得非常平淡,覺得只要用了心,電影票房並不重要,結果如何並不重要。今後他對於拍電影的精力只會花5o,而想花更多的精力做一些比電影更重要的事情。

說起《霍元甲》和《英雄》、《功夫》的不同,李連傑認為,周星馳的功夫是通過動作的形式表現喜劇的效果,比較誇張,有周星馳個人的風格,非常成功。《英雄》就是一個很大的、很浪漫的故事。而霍元甲就是講很簡單的一個人,從小希望成功,拿天下第一,因為盲目地追求結果遭遇挫折,社會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年輕時獲得成功,迅速膨脹,不受社會的約束,人生就會遭遇打擊,然後走到低谷,迷失方向,逐漸發現人活著不是你一個人的事兒,還有朋友、家庭,然後再成長,對社會的責任。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少林寺》,到九十年代的《黃飛鴻》、《方世玉》、《東方不敗》,再到近年的《狼犬丹尼》,李連傑的名字已經注定和功夫、武術、動作聯系在了一起。

非常巧的是,霍元甲死時是42歲,而李連傑拍《霍元甲》時也是42歲,冥冥之中和霍元甲似乎有一種緣分。

《霍元甲》被李連傑稱作是自己武術片的終結,也是他對自己42年武術生涯的一個了斷。在這樣的「高手」面前,人們不禁好奇於他絕唱的內容,也不禁為這樣突然的了結而疑惑和惋惜。李連傑在對「武」字的解構中,回應了大家所有的疑惑和不解。他說武術的最高境界,即「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手中無劍心中無劍那就是他常常提到的大愛、博愛。

李連傑不但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幼年喪父的李連傑從小就非常懂事,4歲時就意識到了家庭的貧寒和母親的辛勞,從此便立志要做一個讓媽媽放心的好孩子。無論是上學還是習武,李連傑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優。11歲時,他就開始用自己學武掙到的5元錢貼補家用了;當他拿到教授級的88元工資待遇時,他都從來沒有打開過裝工資的信封,所有收入都原封不動直接交給了母親。

直到今天,李連傑仍舊是家里不可缺少的頂梁柱,家庭的重擔成了李連傑義不容辭的責任。2ooo年母親去世的前夕,李連傑站在母親的床邊說:「你放心走吧,你擔心姐姐哥哥們的生活問題,我能夠保證。我不可能保證他們每個人都變成百萬富翁,但是他們每一個人的吃、住,他們下一代的學費,各方面的東西,我一定管定,你就放心吧。」這是一個鏗鏘有力的誓言,它從幼小的心靈萌發,並堅定地成為現實。

李連傑的前妻黃秋燕在2oo4年11月21日又結婚了,李連傑以孩子的名義拿出5萬美元讓前妻選了一輛汽車作禮物。這都是大愛的表現。

武術,正是這項已經與他水|乳|交融的運動,讓他擺脫了單親家庭的軟弱,認識了什么是堅強和勇氣,什么是真正的愛。

李連傑覺得其實霍元甲跟他自己非常相似。「一個很簡單的人,一個從小成名成功,拿競賽第一,卻因為自己的盲目遇到很多挫折」,換句話說,霍元甲就是李連傑自己。《霍元甲》描述了霍元甲很個人的成長故事,霍元甲的武學思想痛苦地經歷從「以暴制暴」到「暴力無能」的蛻變,這正是李連傑對自己武術思想的投射。《少林寺》、《精武英雄》等功夫片塑造起來的李連傑也許只是一個個經典形象,但《霍元甲》體現出來的是李連傑最成熟的武學思想:武術不是用來報復別人的手段,而是躲避危險的方式。 李連傑說,《霍元甲》是一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年齡、不同信仰的人,看後感覺都會不同的電影。」

曾經轟動一時的由黃元申主演的電視連續劇《霍元甲》,李連傑對這部電視劇非常著迷,但是他很自信地認為雖然霍元甲被許多人塑造過,自己塑造的霍元甲絕對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且認為電影《霍元甲》是最真實的「霍元甲」。

經歷了事業的輝煌、創業的艱辛,年近不惑的李連傑選擇以《霍元甲》結束自己的武術電影。他說霍元甲就是自己,後者的成長和蛻變折射著自己的成長之路,無論是人生的還是電影的,也讓功夫皇帝對個人經歷和功夫電影作了一次內省的總結。

李連傑坦言,《霍元甲》就是講述他自己一生的電影。拍完《霍元甲》後,李連傑說:

霍元甲在9o多年前曾經提出學武有三種境界:一種是手中有刀,心中有刀;一種是手中無刀,心中有刀;而最後一種是手中、心中都沒有刀。我覺得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手段,最關鍵的還是信念。我用自己42年的感悟來拍《霍元甲》。我的人生觀、包括我對解決問題的看法等都融合在這部電影中了,可以說這是一部講述我一生的一部電影。

這就是《霍元甲》,講述李連傑的一生,傳達李連傑的武術精神。

第十九章 群星加盟嘔心演繹《霍元甲》

《霍元甲》傳遞了李連傑對武術真諦的理解,傳承了一種武術精神。為了打造這部宏篇巨作,眾多明星也紛紛加盟:孫儷、董勇、楊紫瓊等,包括國外幾位武術大師、電影明星,還有導演於仁泰,主題歌曲創作者周傑倫,武術指導大師袁和平,共同嘔心瀝血演繹這部影片,使《霍元甲》威震四方,揚名中外。

《霍元甲》除了匯聚了李連傑的全部心血和巨大精力外,眾多明星的加盟更使這部影片陣容強大,魅力無限。

導演於仁泰以《白發魔女傳》和《新夜半歌聲》成名,之後在好萊塢發展,他最近拍的《佛萊迪大戰傑克森》曾榮登北美票房榜冠軍寶座;而袁和平更是已成為功夫片成功的保證,他在《霍元甲》中展示的是最正宗的硬橋硬馬的功夫。

從香港去好萊塢發展的於仁泰感慨自己當年在香港沒機會認識李連傑,他說:「2o多年,我們一直沒有見過。第一次坐下來的時候,我們一談就談了三個鍾頭。他講的話,我差不多要哭了,一個國際明星,他一坐下來跟我第一次見面,就把他心中的話全告訴我。他說『我一定要拍這個電影,這個電影對我很重要。因為我要把中國的武學,什么叫中國的武學,不只是給我們中國人看,要給全世界人看。』因為我自己在美國拍戲,你也在美國拍戲,我們知道要是我們在美國拍戲,想講一點我們中國人的理想,表達中國人真正意義上的武學片,是沒有可能的。所以這次,我知道,這個機會一生中很難有第二次的。」

於仁泰聽了李連傑的話,十分感動,為了執導好《霍元甲》,不惜推掉了好萊塢的片約。

對於武指,李連傑力邀中國第一武指袁和平加盟,為他重回華語電影圈的首部作品擔任武術指導。

影片的幕後人物,則是李連傑多年的搭檔——《功夫》監制崔寶珠和《卧虎藏龍》、《英雄》的制片人江志強壓陣。這套人馬被看作今年華語功夫片的最強組合。

導演於仁泰是個非常認真的人,連對群眾演員的要求也相當之高。其中經常用到的8o多名群眾演員都是劇組一個一個通過照片,以及寄來的自我介紹錄像帶篩選出來的,每個群眾演員一天的片酬大約是15o元。最初,現場的副導演不重視群眾演員,一向脾氣很好的於仁泰大發雷霆,對他們一番怒斥。之後,再拍每一場戲之前都有副導演上前為群眾演員仔細說戲。特別是拍攝擂台賽的大場面時,執行導演還用上了高音喇叭,反復強調何時鼓掌,何時喝倒彩,何時發出驚訝的聲音。

拍戲的前兩天因為下雨,於仁泰不慎滑倒,之後的幾天里不得不戴著白色的護頸出場。在香港和好萊塢拍攝過不少動作片的於仁泰從來不會在監視器前叫好的,但這次卻在拍《霍元甲》時破了例。一天,李連傑對著攝影機打了一套拳,整套拳法相當好看,武功高強的李連傑深深吸引了於仁泰,他發現,李連傑耍的這套拳法根本不需要剪輯和特技,在監視器前情不自禁地叫起好來。

《霍元甲》的編劇為王斌,他是張藝謀的御用編劇,在創作了《英雄》和《十面埋伏》這兩部淡化劇情的劇本之後,王斌一直在尋求一種商業與藝術的結合點,強化對人物情感的探索。王斌稱他與李連傑的合作非常默契,李連傑想要通過《霍元甲》表達他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對中國武術的自身的感悟。「《霍元甲》的籌備長達兩年,李連傑除了擔任男主角,也是影片的投資人。他希望拍攝一部娛樂動作片,為此,片中除了展示中國功夫外,還會出現泰拳、拳擊以及其他格斗拳術;他更希望發揚自己認同的中國武學精神,李連傑不止一次的表示,希望觀眾看過此片能夠明白『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電影界打拼4o年的武術指導袁和平,被業內人士尊稱為「八爺」,《霍元甲》是他和李連傑的第八次合作。李連傑透露袁和平經常在麻將桌上找靈感,袁和平說:「這是放松的方法,解決緊張腦部壓力的一個方法。」至於在四十多年里,「八爺」為何還不斷有新東西出來?袁和平解釋道:「我也經常看時裝片來吸取營養的,時裝片有很多很多突發的動作出來,不是武術片那么難搞的,我可以拍武術概念更強的影片,也可以拍《霍元甲》這樣重視實打的電影,所不同的是拍後者需要演員的武術修為要高許多,而李連傑就是這樣的演員。」

影片中霍元甲與各國武林高手的過招是全片的高嘲所在,擁有超過2o年搏擊經驗,曾經七奪世界自由搏擊金腰帶的英國前重量級拳王尚格迪是第一位加盟劇組的「高手」。若論真功夫,李連傑絕非尚格迪的對手,拍攝初始負責動作場面的動作指導袁和平連喊ng,原來是因為尚格迪害怕真打起來傷到李連傑,袁和平於是給拳王吃下「定心丸」,已有多年拍攝經驗的李連傑絕對懂得如何躲避,這場戲的拍攝才漸入佳境。

由於拳擊和霍家迷宗拳的攻防重點都在兩只手上,拍攝出的效果冗長沉悶,硬朗有余而靈巧不足,一場戲下來精彩度大打折扣。經驗豐富的袁和平於是現場修改招式,將霍元甲的表現重點放在靈巧的躲閃步法,配以一連串的快攻組合。由此應對尚格迪的重拳出擊,整場戲隨之變得頗具震撼力。不過李連傑在實拍中舍棄了連環「掌嘴」的一套招式,原因在於他了解「扇嘴巴子」在海外被認為是奇恥大辱,袁和平後以掌擊後腦代之,效果依舊。

《霍元甲》全片除了李連傑之外,主要角色是孫儷和董勇兩人。董勇扮演的商人農勁蓀作為霍元甲的兒時好友,也是全片的線索人物,孫儷扮演的月慈則是李連傑人生遭遇重大挫折時幫他重拾人生信念的關鍵角色。全片的最後一個鏡頭是,死在農勁蓀懷里的霍元甲靈魂出竅,再次飛到了月慈的身邊。

在國內電視劇中經常扮演警察的董勇在《霍元甲》中飾演霍元甲一輩子的朋友農勁蓀,作為這部影片中友情的代表,董勇表示拍完這個片子後,自己也和李連傑成了好朋友,因為他是一個真正善良的人。在談到自己對導演和李連傑的印象時,董勇分別用了「敬重」和「善良」兩詞語。他說:「我非常敬重導演。導演的身體不好,但他可以從香港一直發展到美國,到今天,他依然每天都面帶微笑。我做不到,我做不到每天面帶微笑,我太敬重他了。他每天面帶微笑面對每一個工作人員。」而對於李連傑,董勇表示:「我原來想用慈祥形容,後來想不行,他還年輕,最後想出一個詞,這個詞應該用在女人身上,但是我覺得用在他身上也很合適,叫善良。他的善良不是很簡單地說幾句,你辛苦嗎,你累不累啊,你要不要喝杯水啊,要不要坐會兒啊,不是這樣的,他的善良是他給全場的工作人員一直在鼓勁,我覺得這是最大的善良,因為我看到他每天和所有的工作人員微笑,打招呼。他用自己的身體力行每一個工作人員,一千多名工作人員帶來的是信心,這個信心我覺得是最大的善良。」

董勇一直以來在影視劇中出現的都是警察形象,感覺特別硬朗。但這次在《霍元甲》中卻是以文戲出現。董勇說,袁指導設計這么漂亮的武打動作,別人都做了,他卻沒有做,的確有種遺憾,但是他的人物本身就是文人,雖然沒有武戲的部分,但是他對霍元甲的幫助勝過任何一招漂亮的招式,這個應該沒有什么遺憾,只是從人物出發。

在這部電影里,董勇的形象是一個大突破。第一次剃光頭,把自己弄的很肥,戴著金絲邊眼鏡,從外表上看是一個文人,一個商人,而且是開餐館的商人,開天津最大的餐館。董勇扮演的農勁蓀與霍元甲兩個從小一起長大,他有錢,比霍元甲有錢得多,最後被霍元甲弄的傾家盪產。他倆雖然吵架,但最後關系恢復很快,雖然吵架,但是霍元甲還是要問農勁蓀借錢,因為他要去上海打擂,想辦精武會館,結果農勁蓀把生意全都賣掉,陪他到上海開精武會館,可惜最後霍元甲被日本人害了。

董勇說道,《霍元甲》加入了更多精神上的東西,一些自強不息的東西,包括李連傑他自身的一些生活積累的東西。為什么董勇和孫儷這兩個人物在這個戲當中會占主要場次,它就是人的一生從生到死,他可能會遇到一些坎坷,這個時候他需要有一個朋友,是怎么樣支持他,有一個女人,是怎么用肩扛住他,跟他自己的一些也有關系。

「一個人對於這一生他到底應該怎么活,怎么做的道理,他在每一個階段,不管他是在困難時期,還是春風得意時期,如何對待身邊的人,對待家人,包括對待自己,自己如何去回報家人,回報朋友和回報這個社會,這些東西滲入更多。」這就是董勇對《霍元甲》的理解。

《霍元甲》吸引觀眾眼球的另一女主角是在《玉觀音》中有搶眼表現的孫儷。孫儷扮演的月慈是一個農村盲女,與霍元甲有重要的感情戲分。當時霍元甲在母親與女兒死後意志消沉,有一段時間隱沒於鄉間一農家,月慈闖進了霍元甲的生活,霍元甲得到月慈悉心照顧,並衍生出一段純潔的感情。

作為這部影片中最溫柔的部分,孫儷認為自己的出現就是霍元甲轉變前後的緩沖地帶,綠色、寧靜的氣氛一直出現在在有她的戲份中。第一此出演電影,孫儷對於大銀幕上自己的第一個形象非常期待,之所以選擇《霍元甲》,也完全是因為李連傑給了她一個在功夫片中不當花瓶角色的機會,「我拿到劇本的時候,其實還沒有看到整個故事,只是這個盲女角色本身打動了我,因為她在影片中不是花瓶的作用,是可以細細品味和挖掘的人物。所以我在拒絕了很多電影後,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第一個銀幕角色。」對於自己以後銀幕角色的選擇,孫儷回答選劇本時第六感的因素很大,「我通常會選擇我第一感覺喜歡的東西。以後也許隨著經驗的豐富,我選擇的眼光能越來越好。」導演於仁泰充當起記者的身份向在《霍元甲》中飾演盲女月慈的孫儷提問:「可不可以聊一聊在片中和霍元甲做飯的事。」孫儷回答到:「導演這樣去設計,就是為了告訴大家,雖然盲人的眼睛不好,但是他們希望社會還是把他當正常人對待,別人可以做的,他們也可以做。這也是盲人的心聲,也是我體驗生活的時候,當時得到的一種感受。想想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在自己身上也有體現,所以我覺得和李連傑大哥合作,非常榮幸。」

孫儷在自己的電影c女作中將扮演一個淳朴單純、有視力障礙的農村姑娘月慈。用導演的話來說「孫儷的眼睛很干凈,純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