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一)(1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691 字 2020-08-30

【年後事多,更新不正常,少了許多。今天四更補回。第一更。】

被兩匹挽馬拉著,軌道上的四輪馬車行得很平穩,沒有尋常道路上的搖晃。只有在馬車通過兩節木軌的交界處時,前後輪短促的兩聲響,才會暫時打破車廂中的寧靜。

韓岡閉著眼睛,感受著身下有著穩定節奏的咔噠咔噠的聲音。類似的聲響,他不知有多少年沒有聽過了,如今落在耳中,一時間便被拉回了舊日。

那還是剛出來做正經事的時候,一個月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聽著車輪撞擊軌道接口的咔噠咔噠的聲音入睡。等過了幾年,再坐車就沒有這種聲音了。

不過音色與舊時有些異樣,似是在提醒韓岡,已經回不去了。

千年之前的技術水平,想要復制出他記憶中的音色,不知要用上多少年的時間。木軌之間的接縫,也遠不及鐵軌那么寬。

韓岡急切盼望軌道能變成鐵軌,但要以眼下鋼鐵業的技術水平,想要造出軌道鋼,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韓岡都不求工字鋼,普通的寬幅鋼條都造不出來,只有鑄鐵而已——而且即便造出來了,也沒人舍得用在道路,而不是用在兵器上。

眼下也只有在木軌上壓上鐵片,再釘上一層銅皮來防止車輛損壞軌道,日後要修長路,也可以只用鐵片來節省成本。

軌道鋼啊……韓岡在心中暗嘆。

除非天子和朝廷能放開對鋼鐵業的控制,讓民間的資本能滲透進來,否則想要達成自己的目標幾乎沒有可能。

技術發展可以由官府來引導,但不應該由官府所壟斷,尤其是鋼鐵業、制造業,只有一個壟斷的賣家,是成不了產業的。但韓岡受到的干擾太大了,他真正的想法除了自己,說服不了任何人。還要為了迎合現實,不得不將自己的計劃改頭換面。

韓岡沉浸在思緒中,不說話,同車的沈括、李誡、方興、沈博毅,還有方城知縣,也不便說話。幾個人低眉垂眼,都不敢驚擾到韓岡。

不知過了多久,韓岡終於有了動作。眼睛眨了兩下,略略直起了腰,還未開口就已經打破了車中的寂靜。

「路修得好。」韓岡的口氣很是滿意的樣子,也不解釋方才為什么突然就沉默了下去,透過兩扇車窗,外面的景物正不斷的倒退著,「新修的道路好走歸好走,但要如此平穩,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一件事。」

沈括活動了一下身子,「這馬車打造也好。」

韓岡隨著沈括的話,掃了眼車中。他說得的確沒錯。

類似於後世西方馬車的形制,而跟此時的馬車截然不同,大了許多,也寬敞了許多。光是里面相對設了兩排座椅,就讓人感到驚訝了,而長長的座椅甚至能讓人躺下來。

一輛車中坐了六人,空間卻還是顯得寬裕得很。這個時代的雙輪馬車是絕對做不到這般寬敞,也只有四輪馬車才能做到。

四輪車並不出奇。在攻城器械中,莫說四個輪子,六個輪子、八個輪子的都有。而眼下在碼頭和礦山中,用來載貨的有軌馬車也全都是四個輪子。在軌道上,不需要考慮轉向問題,只要想著如何增加載重,四輪遠比雙輪更為有利。

而且能行駛得如此平穩,不僅僅是路好,也是馬車本身工藝精巧。從車架到輪軸,再到輪轂、車輪,都是京中的官坊,窮多年積累而成。無論在材料上,還是在制造工藝上,都代表著這個時代的最高水准。

窗外風景變幻,風從窗口灌進車廂,清涼的,絲毫不見外界的暑熱。方城軌道全城六十里路,也不過用了一個時辰而已。

「真夠快的。」從車上下來,已經是方城埡口的北端。沈括張望了一下遠近的風景,對韓岡笑道:「依律外官不得擅出本界。這里已經是汝州了,被御史抓到,可就少不了一封彈章。」看看彎著腰不敢說話的方城知縣,「應該是兩封。」

「咬死不認就是了。你不說,我不說,御史怎么會知道?」韓岡開玩笑道:「明天我拉著方靜敏也到唐州走一趟,難道他還能出首告你不成?」

「方靜敏過來,可是要擺酒慶賀一下。」方靜敏是汝州知州,在方城軌道的修築過程中也出了不少力氣,只是不如沈括。

方興感嘆著:「一個時辰六十里,快趕上鋪遞,尋常鋪遞也不過一天四百里。」

這個速度與後世當然沒法比,但比起這時代的尋常馬車來,已經是很快了。除非做好了累死坐騎的准備,否則尋常騎馬也是這個速度。

「換作是載貨,就不會這么快了。兩匹馬拉上萬斤的貨物、七八個人,就只能慢慢走。」早在沈括和韓岡來視察前,李誡就已經測過了時間,「大約只有現在一半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