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六 培訓(2 / 2)

由於有那五百兩銀子的youhuo,這些官員學習起來都很認真,大概比起當初考科舉時徹夜背四書五經的勁頭也差不了多少。就是史可法這等崖岸高峻之士,說起來不把銀錢放在心上,卻也抱著自己在這些人中官位最高,考試總不見得輸給人家的念頭,一樣認真聽講——至於暗地里有沒有想過那五百兩,甚至是一千五……就天曉得了。

瓊海軍給這些官員上的培訓課程很實際,主要包括了兩大類:

第一是關於海南,呂宋以及台灣等地的地理與自然狀況,尤其是當地比較危險的一些自然和人為災害。例如台風,瘴氣,毒蛇,痢疾等等,培訓內容就包括了災害防護,簡單的醫療救護常識。以及如何與海南黎族,台灣高山族,呂宋的土著人打jiao道,了解他們的一些日常習俗,以避免無意中刺ji到他們的忌諱。

而既然談到居住在島上的當地人,少不得又要包括呂宋島上的西班牙人,台灣島上的荷蘭人與倭人……這些外國人的情況也被詳細介紹。尤其對於他們的宗教信仰問題,瓊海軍一向是非常敏感。

當初瓊海軍占領這些地方時,只是打垮了當地駐軍,摧毀了其統治,但對於這些外國人本身,瓊海軍並沒有把他們強行驅趕走。願意回國的可以自由離開。但願意留下的,只要肯遵守這邊的法令並按規矩納稅,這些外國人一樣可以在島上生活得很安逸。

在談到這些土著與外國人的時候,阿德特別提醒那些大明官員——土著與外國人在瓊海鎮治下屬於特殊人群,但不是特權人群。以往大明所實施的「王法不入黎峒」之類權宜之策我們瓊海軍是不認的。只要是在我們瓊海軍的領土上生活,就必須遵守我們這邊的法律法規,以及按規程繳納賦稅,這一點對於那些土著和外國人也是一樣。當地的執政官員切不可因為不了解他們而對那些人放任自流——以往明帝國便是因為「不通夷情」而吃了很多虧,例如西洋商人從廣州等地購買香料,每船只需付很少的稅,幾乎相當於毫無負擔,但瓊海軍可不吃這虧。

至於培訓的第二點,則是瓊海軍當前在那些地方所執行的統治方式,主要為在當地實行的法律與政策。瓊海軍允許大明朝派官員來對當地實施統治,卻不希望他們還按大明那一套來搞——事實上也行不通。瓊海軍在三座島上施行的法律法規與大明律截然不同,而是脫胎於現代民事規則。政fu需要負責設置與維護各種公共設施,調節和判斷民事糾紛,商業糾紛……至於刑事案件反而不需要這些官員多cao心,都是由瓊海鎮自己控制的當地駐軍以及准軍事部門,也就是類似於城管隊這樣的機構來負責偵破和逮捕,包括最後的判決,也是由軍事部門負責,這一點始終帶有軍管xing質。

所以這些官兒需要hua費大量時間來學習和了解各種繁瑣民事案件的處理,包括分家產的規則,商業欺詐的識別,田畝劃分……等等。而這其中每一項又都需要掌握相當的知識:比如法律法規,數學計算,過往案例等等,每天光作的筆記就是一大堆,讓那些原以為所謂上課只是和從前si塾里一樣念書寫文章的舉人進士們大感吃不消。

「手都要斷了……」

由於瓊海軍暫時還不能提供現成教材——他們的這種培訓本身就是mo著石頭過河,教的東西相對雜uan,還沒有成體系。可憐學員們只能自己抄寫課堂筆記,一天下來要寫上好幾千個字,對於習慣用mao筆,懸腕書寫的人來說可實在是一件辛苦事。

而這邊灌輸給他們的知識量之大也大大出了那些書生的預料,按他們的說法那是天文地理,風俗人情無所不包。史可法原以為那天王璞告訴他的東西已經非常完善了,可上了幾天培訓課之後便意識到王介山所說也只是一鱗半爪而已,人家瓊海軍介紹的可要完整多了。尤其是關於王璞夢寐以求的制度規則,瓊海軍方面簡直是向填鴨子一樣的朝他們硬灌,那位趙立德趙長官說得非常明確——你們可能暫時理解不了這些規矩的意義,那沒關系,但在治政中必須按這些規矩來執行。因為我們的考核部門也是按照這些規則來判斷各位的執政能力,如果有誰不能遵守的話,我們將請他離開。

史可法對此很是不滿,打算在向朝廷寫奏折報告的時候將其作為一條短mao的罪狀呈遞上去。不過最近不行,他正在苦練硬筆書法——用短mao介紹給他們的鵝mao蘸水筆寫字,這樣度可以比用mao筆快一些,也不必一直懸著手腕了——大多數參加培訓的大部分官員都開始練習這種書寫方式,因為他們現用mao筆實在適應不了大文字量的紀錄工作。

-------------------------------------------------

又落後了好多,但不氣餒,相信我的讀者們會給予應有的支持。

求月票,求推薦票,求點擊收藏訂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