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七 阿德的實在話(1 / 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迷失在一六二九最新章節!

四八七阿德的實在話

同時,由於講課老師在黑板上寫的板書都是橫向,作為學生不得不跟著摹仿。於是除了改用蘸水筆外,大多數人的書寫格式也多半改成了橫向從左至右——在右手手腕不抬起,墨水也不是干的情況下,仍使用從右往左格式很容易抹花先前的字跡,而且豎向文字在紀錄各類數學公式方面很麻煩。

有人曾經向老師提出抗議,說要求用豎行文字以適應大多數人的習慣,但講課老師兩手一攤,很直率的說我們寫不慣豎行,也不知道用豎行該怎么表達數學公式。況且大明不是一直講究尊師重道嗎,是該學生適應老師還是老師適應學生?

這句話出來那些學員也無話可說,只得繼續很別扭的按橫向書寫。不過時間長了以後倒也漸漸習慣——畢竟人的雙眼是左右排列,橫向視野比縱向要大,現代人橫向文書基本不用轉脖子。而中國的傳統讀書方式要搖頭晃腦,因為讀豎向文字肯定需要上下轉動頭部,在度也比橫向要慢一些。

而在接受了短毛的第一種習慣之後,其它種種改變自然也慢慢跟著進來……比方說已經有人更進一步,開始在筆記中學著使用短毛的草書和替代簡化字體了——這樣書寫度又可以快上很多。不過史可法對此是不能接受的,他依然堅持用正體字,並一筆一劃的把每一個字都寫得一絲不苟。即使因此而拖慢了度,每天光抄筆記就要抄到深夜,也依然毫不動搖——對於短毛所提出的那種「文字僅僅是用來記錄思想和語言的工具,而任何工具都以簡單實用為上」這類理論,史可法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讀書寫字,在中國歷來被作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民間傳說倉頡造字,鬼神皆哭,就是因為記錄天意的能力被凡人學去了。自古以來讀書人總是比一般老百姓高貴一等,不就是因為文字之道難以掌握么!

到如今那些短毛自己也人——雖然和大明所學不同,但他們都是文化人這一點就連史可法也不能否認。可這些人卻居然說什么文字只是工具,士人會使用文字,和農夫會用鋤頭,工匠會用斧子鋸子是一樣的,沒什么特別值得驕傲的地方——這簡直是在挖讀書人的根子啊!作為好不容易從科舉中殺出來的堂堂進士,他史可法對此不能接受的!

只是眼下形勢比人強,史可法縱然很敏銳的出了短毛正在降低讀書人地位的險惡用心,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卻也無可奈何。他曾和幾個有相似想法的人在課堂上與趙立德辯論過關於「文字工具論」的對錯,這一幫士子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成功迫使趙立德承認他們短毛的簡化字體並不能真正體現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只能算是得了些皮毛,相當粗淺的東西。

但那位趙先生在很爽快地承認了簡化字的不足之後,卻跳出他們的話題范圍。不再跟他們爭辯短毛的國學素養如何,而是直接丟出了兩個實用xing問題請他們這些當代大儒解決——某家商戶欠了官倉的一筆錢糧,如今要還款,因為時間比較長,十多年了,需要計算復利,請問連本帶利該收多少?另外官府要向某地征收農稅,那是一片不規則地塊,其中除了平地還帶山坡,請確定應收稅的面積……

實質上是算術和幾何題目,要求他們做相關運算。史可法等人自是很不服氣,但也不好說不能做這些雜事——按照前幾天的培訓內容,這正屬於他們的執政范疇。當然在實際施政時肯定是由相關的吏員來負責計算,可你作為主官總不能對此一竅不通,下面人說多少就是多少吧?否則被人買通了下面人損公feisi,到時候賬目對不上,板子還是要打在糊塗官兒屁股上的。

一幫大儒們咬牙切齒算了半天,得出來的答案卻是五花八門,用不著別人說就知道肯定有錯。然後趙立德又當場算給他們,一步一步過程都在黑板上寫清楚,前後也就花了十來分鍾。

當答案出來之後,縱使史可法等人早有心理准備,也都禁不住有些臉紅——他們這一撥人沒一個算對的,反倒是幾個不聲不響的低級官員拿出了正確答案,不過兩道題全對的也才一個——阿德隨口問了問那人師承,卻是出自徐光啟一脈。

「此類算學,本非吾等所長,有些錯誤也在所難免——趙先生可敢比試填詞作詩么?」

學員中依然有人不服氣,但史可法已經不好意思再開口了——果然,接下去趙立德立刻回了那人一句:

「不好意思,這里既不是京城也不是江南,在你們要治理的地方恐怕連能聽懂漢話的人都不多。詩詞曲賦本事再好,在這里用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