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族學(2 / 2)

方長庚走過去把硯台遞給他,有些意外:「喜歡這個?」這是他小時候還買不起好墨時用的一塊硯台,雖然後來換了好的,但一直舍不得扔這個,就一直留到現在,沒想到幼清好像對這個很感興趣。

幼清點點頭,摸著硯台愛不釋手。

「你要是喜歡,二哥帶你去買塊好的,隨便你挑,好不好?」

幼清想了一下,最後用力看一眼手上的硯台,然後捧著還給方長庚:「二哥我不要,我有硯台。」

方長庚覺得這孩子還挺敏感的,把東西又推回去:「那這個給你吧,二哥也用不到了,放在這里也是落灰,早晚要丟掉的。」

幼清眨了眨眼:「真的嗎?二哥你不要了?」

「是啊,你要是也不要,那二哥就把它扔了。」

幼清忙抱住那塊硯台:「二哥別扔,那就給幼清吧,幼清不會亂丟的!」

方長庚有些哭笑不得,不懂他為什么對這么破舊的東西感興趣,不過只要孩子喜歡,他當然不會吝嗇,至於最後他怎么處置這玩意兒,全憑孩子自己意願,依他看,沒准回頭就忘在犄角旮旯了。

第二天,方長庚就去了方萬明家,方萬英果然也在。

這幾年方萬英幾乎不下地干活,而且家里喜事接二連三,心寬體胖,看上去沒怎么老,甚至比以前還顯年輕了,倒是方萬明思慮過重,白頭發竟然比方萬英還多。

但他看起來依舊氣度儒雅,笑容慈祥,和方長庚五歲時候第一次見到他時給他的感覺完全一樣。

方萬明對方長庚一直很好,關切地問他最近的情況,其實昨晚他已經和方萬英聊過了,也知道一些情況,不過看到方長庚神采奕奕地站在他面前,還是忍不住再問了一遍。

方長庚一一回答了,在交談中才知道叔叔方思成竟然病了,也說不清楚究竟是哪種病,只知道他平時總覺得渾身無力,一勞累就會發熱,心悸,總之不能長時間站立或大聲講話,最近連私塾也辦不下去,一直卧床休息。

「難道就沒有大夫能治了嗎?」方長庚忙問,方思成才四十幾,得這種病也太倒霉了。

方萬明已經習慣了,言語間聽不出什么消極的情緒,語氣十分溫和:「大夫都說沒辦法,只能慢慢修養,不累著就不會有事。」

方長庚點點頭,現在方沅君是大戶人家的西席,方沐君也在鎮上找了一個賬房的活計,生活上確實沒什么壓力,也算提前退休了,只是行動上受了很大限制,不知道方思成能不能受得了。

方萬明嘆了口氣:「年前村里不少人來找我和你爺爺,說是想讓村里的孩子們到我這里上學,可我年紀大了,你思成叔也沒那個精力,只能把人拒絕了。」

方長庚心里一動,一瞬間起了一個念頭。

「村里有多少孩子想念書?」他問。

方萬明想了想:「剛到學齡的孩子就十來個,倒是有不少八九歲以上的,雖然晚了點,但認點字也來得及。」

方萬英也為這件事發愁:「長庚,你是不是想到什么辦法?你是不知道,鎮上原來兩家私塾都不辦了,除去你思成叔這里,就只剩兩家,要花兩份束脩才能進去,村里人哪有那么多錢,一個個都來訴苦,我和你二爺爺也沒轍。」

方長庚設想得倒是不錯,只是鎮上沒幾個讀書人,他就是想辦個學堂也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我確實在想不如辦個方氏族學,讓村里的孩子都來族學讀書,至於教書先生,我去問問以前在縣學和府學認識的同學,看有沒有人願意來的。」

方萬明有些猶豫:「辦族學?這可不是一筆小開銷,若是真辦了,我們該不該問村民們收學費?收多少?」

方萬英當了族長以後就把余力都用在了幫村民們做事上,打量了一下方長庚的神情,開始「吧嗒」起旱煙,欲言又止。

「爺爺,你想說什么?」方長庚直接問道。

方萬英放下煙管:「長庚啊,不然咱家幫村民們一把,家里不是還有這么多地,用里面一部分的租金供族學,對咱們家也不算吃力。」

方萬英都用這種語氣和方長庚商量了,方長庚自然不忍心拒絕,但這件事還真不能聽方萬英的。

「爺爺,不是我不舍得用這些錢供村里的孩子們讀書,只是我怕他們這么輕松就能上學,沒人會珍惜這個機會。我也怕這件事以後有人覺得我就該幫他們,然後得寸進尺,到那時再和人家計較,不僅人家不感激我們,我們還要背上罵名。」

方萬英原來就有預感方長庚不會答應,但他相信自己孫子有自己的見解和道理,聽完後立即否定了自己剛才的爛主意,期盼地看著方長庚:「你說的對,是爺爺糊塗了,差點害了你。那你告訴爺爺,咱們該怎么辦?」

方長庚笑了笑:「村里人雖然不富裕,但每戶按人口籌個百八十兩總是有的,比起辦族學仍然是杯水車薪,但必須要收。咱們用這筆銀子買地,以後供族學,至於剛開始的開銷就由我們家來承擔,你們覺得怎么樣?」

方萬明還有些猶豫:「長庚,這么做你未免犧牲太大,不如讓村民們先欠著這筆銀子,以後每年還清……」

方長庚搖搖頭:「我中了進士,本來就想為村里人做點什么,也是為咱們方家積德積福,如果和村民們計較得太清楚就違背了我辦族學的本意,也很難讓大部分孩子堅持讀書,就這么決定吧!」

方萬明半晌才笑嘆:「你想得已經很周到了,難為你有這份心,如果族學辦成了,我就先幫你主持一陣子,這點經驗我還是有的。」

方長庚感激不盡:「二爺爺,謝謝你。」

「你這孩子,在我面前還這么見外?」方萬明撫須笑笑,想到能在晚年為族里辦點實事兒,心情是愉悅的。

臨時多了這么一件事,眼看只剩六七天的時間,方長庚不敢耽擱,立即開始物色教書先生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