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梳通上下(上)(1 / 2)

紹宋 榴彈怕水 2891 字 2020-06-18

閱兵與分發賞賜毫無疑問是個力氣活。

從高高在上的官家、相公、太尉,到下面的大頭兵,大家都很辛苦,因為每個人都要做一些大量的重復性的工作。

當然了,下面的士卒或許心情會好一點,因為他們獲得了真金白銀的錢帛賞賜。

相對而言,從趙官家的角度來說,他本該有些精神上滿足感之類補償的……譬如數萬得勝之師,齊呼萬歲,官家打馬橫向行汴黃之畔,豪氣自生,所謂人生如此,夫復何求……這是胡扯!

說句實在話,經歷了這么多次戰場,尤其是鄢陵之戰七八萬部隊大總攻的場面都見過了,趙玖對這種閱兵也沒啥感覺了,一上午加一中午下來,就是覺得累。

而宰執們外加都省、樞密院的官吏們就心情更不咋地了……因為他們是撒錢的,眼瞅著錢帛幾乎一空,誰心里都有點虛。

其實照理說,大宋肯定有錢的,東南、荊襄、兩淮、巴蜀都保住了,而且靖康之變中冗官、冗軍,外加皇室的浪費問題也都被女真人變相解決了。那按照以往經驗,剩余這些地方,只要運輸接上來,供養這御營二十來萬的軍隊當然沒問題……淮南兩路,一年下來光絹帛就百萬計,是假的嗎?

但是,也要看到眼下河南一空,東南未靖的現實問題……如果東南不能迅速安定,財政還是會出問題的;至於河南這里,說句難聽點的話,根本就是個無底洞。

所以,這一撥襄陽、南陽積攢的錢帛全砸出去以後,上下不免稍微有些不安。

不過,還是得說,這種不安本質上是一種進步……之前趙官家讓人在亳州刮道祖金身的時候,在順昌府行在百官一起分兩桶『姜侍郎』的時候,那叫一個山窮水盡,反而沒看到有什么不安的。

而現在這種不安,很明顯是因為大宋重新有了正經朝廷的樣子,按照運行正經朝廷的思路繼而衍生出來的特定煩惱。

至於說昨夜大鬧御前的幾位帥臣,不知道為何,今日一個比一個老實。

當然了,該裝的也沒少。

韓世忠掛著一個玉帶,挺胸凸肚,被官家帶在身邊一起檢閱全軍,卻幾次三番在趙官家上下馬之際上前主動為官家牽馬;張俊不知道聽了誰的勸,居然將昨夜收到的蜀錦分出一半來,賞給了此番作戰辛苦的自家部眾;李彥仙將『中流砥柱』的旗幟早早掛起,方才坐在旗子下面宛如木雕……

而岳飛和王彥,以及王德、閭勍四人就只是老實了。

且說,這里面是有緣故的。

按照趙官家昨日到來後在城南的那番言語,雖然還未具體落實,但這幾個大將之中,前三位是沒有任何質疑的,而且排序明白無誤。

韓世忠是少保加兩鎮節度使,位列第一;

張俊是少保加一鎮節度使,顯然是第二;

李彥仙只是一鎮節度使,但他身上還有一個不在武階序列的永興軍路經略安撫使,而永興軍路目前一半都還在大宋控制區內,這個意義可比岳飛那不三不四的鎮撫使,以及王彥敵占區的制置使強太多了,何況他還是御營中軍都統制呢?

所以,李彥仙毫無疑問是第三。

但再往後,王彥、岳飛二人的排序,趙官家為了保護岳飛,其實是刻意模糊處置,沒有過多討論的,也就是所謂四大天王一定要有五個的感覺……故此,今日閱兵,基本上就是前面三人一邊老實一邊裝,剩下四個只是老實,甚至昨日最鬧的王德今日頗有點裝死的意思。

總而言之,這場在河陰城北、黃河以南舉行的盛大閱兵典禮,因為身份不同,眾人雖說不上各懷心思,但姿態也都截然不同。

不過,今日的主角注定不僅僅是這些人,今日的戲肉也不僅僅在於從上午持續到中午的盛大閱兵之上。

下午時分,閱兵平安結束,雖然酒肉並不充足,但還是盡全力舉行了全面的宴會……犒賞、犒賞,一頓好吃的總是免不了的。

而趙官家本人也在閱兵台上,公開舉行了御宴,和昨夜小宴不同,這次軍中統制官以上,包括趙官家之前點名提拔為統制的牛皋,以及岳飛部那幾個被壓在統領一級的將軍,如李逵、湯懷、李寶、李璋等人,也就是目前真正領兵的實權軍官,全都得以在御前排班宴飲。

官家居中,宰執在左,帥臣及御營都統制王淵在右,內侍省押班與御前班直正副統制侍立,然後六部九寺五監六院主官、翰林學士、御史台要員隨宰執而列,數十位各部統制官、統領官隨帥臣而排……林林總總,只是些實權文武,竟也有上百席之眾。

若是完顏撻懶奮起余勇,殺個回馬槍,一個猛安潛渡黃河,然後又穿越了連綿幾十里的軍營,最後真成功突襲了此處的話,怕是大宋真就要亡在這河陰了……當然了,幸虧他沒來。

酒過三巡,為天子壽,為大勝賀,為宗相公悼,眾人酒意微微,卻反而顯得有些拘束起來。

因為接下來所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按照酒宴規矩,御宴當有歌舞、雜技、相撲,文臣居多時自然還要有詩詞,武將居多時自然要有昨日那般折騰吵鬧。

而今日大宴,看規模,本該樣樣不缺的。

但說實話,之前趙官家一首《青玉案》壓遍古往今來元宵詞,文臣們便是想賣弄文采,卻誰不心虛?昨日那七位帥臣如此折騰,今日早已經老實,下面那群統制官、統領官又有誰敢如何?

至於雜技、歌舞、相撲……靖康以來,誰還見過?

難不成要等王德王太尉喝多了,邀請韓太尉家中的梁夫人過來舞一曲?然後不管成敗,歌舞和相撲總是能見上一個?

當然了,趙官家不是那般小氣的人,他既然准備如此大宴,自然也有節目奉上。

「官家有口諭,軍中乏舞樂,當以相撲助興。」瞅准時機,押班馮益忽然上前,揚聲宣告。

檢閱台上一時驚嘆聲連連,然後幾乎人人振奮。

且說,相撲在大宋向來是上下皆宜的流行運動,不僅民間喜歡,文人、貴族和皇室也都喜歡,到了後來全盛時期,幾乎每有御宴、國宴,都要有專業的皇家相撲表演。而正所謂上有所好,下有所表,靖康前,已經發展到貴族、豪門、大戶,甚至文臣府上,幾乎家家都豢養相撲手的境地,平時出席宴會,身後一排相撲手並列,隨時出戰,為主家爭得臉面。

不過,這其中,必然還是皇家豢養的御前相撲手最為出眾。

回到眼前,今日檢閱三軍,軍營之內,文武匯集,還有什么比趙宋皇室的相撲表演更合適的助興節目嗎?

於是,此言既出,幾乎人人翹首以盼,准備看看官家這一陣子在東京到底收攏到了什么水平的相撲手?

夯土而成的檢閱台,之前為了方便檢閱,本身就稍微有些階梯層次,天然形成了一個所有人不必起身便可一起使用的觀賞台,而隨著馮益言語,很快,就在檢閱台的前方平地上,立即便有數百御前班直振甲涌上,大略圍起了一個場地。

眾人愈發振奮,因為這本是御前相撲的姿態,以往皇室舉行相撲,都要外圍甲士,豎旗立鼓,然後說不得還會許圍觀達官貴人當場下注,然後勝者非止得錢,說不得還有賞官,敗者也無憂,因為自有官家替敗者掏錢。

不過,僅僅是片刻之後,在場文武便齊齊變色,因為不知何時消失不見的官家心腹楊沂中忽然閃出,卻是親自下場帶來了一群特殊的『相撲手』……初時,還有人以為是看錯了,但隨著無人敢輕視的楊統制上台行禮匯報,所有人卻都再無懷疑,部分東京留守司出身的統制官們甚至有些驚惶起來。

「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