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因勢知行,格物致知(2 / 2)

道果 戰袍染血 1554 字 2020-11-02

這話一說,華舍拿著筆急動的手瞬間僵了下來,這正是困擾著他的難題,整個中午都在思考,卻無結果,哪還能不在意,立刻豎起耳朵,靜待下文。

「其實,關鍵在於心與眼,用心去想,用眼去看,還說張順提問,他若沒有透過心去思考,如何能有疑惑?邱某則是在草原上用眼去看,才能總結出一些東西。反過來,單是他提問的這個事情,里面也藏著踐行的道理,而我在草原上劃分中原、草原兩派的事情里面,一樣有許多道理……」

「心與眼?」華舍看著手上的毛筆,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只要時常用眼去看,用心去想,再輔之踐行,則處處都有疑問,問難愈多,則精微愈顯,古聖謂之……」

「格物致知!」

………………

「格物致知……」

回去的路上,華舍還在反復思量著這個詞。

對這個詞,但凡有些見識的儒生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很多學派都曾提到此言,語出《大學》,只是各有注解,當今又以兩陳之說最為流行,可稱之為「格物窮理」。

就這一點而言,邱言今日所說的,與兩陳學說很是接近的。

所以,在邱言吐出這個詞的時候,當時那院子里的儒生,都聯想到兩陳的學說,但很快就發現了一點區別,潛心記憶。

「難怪都說邱修撰集了兩陳與馬相的大成,聽他講學,古人事跡都是信手拈來,寥寥數語,就能直指核心,定就是史家的功底,而這格物致知的說法,看樣子就是脫胎於大小陳先生的學說了,只是和我從前所看的還有不同……」

回憶講學時的情景,華舍默默思索著。

他白天在孟府做小廝,晚上就去孟家的刻書館中幫工,除了想要賺錢貼補家用之外,就是想要借著地利,能多接觸些書本,多看看書。

這刻錄雕版,首先要有臨摹的對象,華舍寫得一手字,平時除了幫工,有時還會幫著抄錄,一來一回,自然見過不少書籍文章,那兩陳的學說文章,也是在那時候接觸的,因而聽了邱言的講述之後,才能有感而發。

不過,在講學告一段落後,他卻不能如其他儒生般,向邱言提問,而是簡單吃了一點,就匆匆趕回刻書館。

白天的做工,因有孟威等人的幫忙,可以告假,但那刻書館的工作,是他好不容易求來的,不能輕易錯過。

回到工館,華舍立時忙碌起來,不敢有一絲懈怠。

待得月上中天,他才算有了喘息的功夫,臉上滿是倦色,但兀自不肯回去,而是貪婪的看著屋中的眾多書冊,一一盤點,心里想著邱言所說的事情。

「細微之處見真章,世間處處都有文章,格物致知、窮物明理,不知我身邊的事物、事情里,都隱藏著怎樣的道理?」

說著說著,他在屋里轉了一圈,鼻子里被墨香充斥,卻還在思索著,想從身邊找出什么道理來,印證今日所學。

在今日講學的最後,邱言提議讓與會的儒生在回去後,試著從身邊小事中尋些端倪,嘗試一下。

而今,華舍對邱言所言,已然奉為圭臬,又怎么可能不去嘗試?

不過,他這般上下看了看,卻是一頭霧水,最後又想到邱言說的一句「不妨從最熟悉的事上著手」,心里又有了主意,便轉身穿過書庫,回到印刷大堂,轉了一圈,時而拿起紙張,時而又聞聞墨汁,卻還是找不到頭緒。

「唉!我的資質太差,腦子太笨,就算得了秘訣,還是無從下手啊。」他卻將邱言所說的那些,當成了某種訣竅,覺得自己難以領悟。

越想越沮喪,華舍低著頭走到桌前,目光垂落,正好落在桌上的幾塊印版上,怔怔的出神,忽然心頭一動。

ps:感謝「玩下下拉」的打賞!

感謝「書の生」投出的月票!